|
市民在参观董开章诞辰110周年纪念展。记者 周建平 摄 |
本报讯(记者 俞素梅 通讯员 李洁莹) 他是奉化人,因时代风云,他孤居台湾30余年,一直惦记着海峡这一端的妻子和儿女;回乡无望,他潜心书法,以书养心,成了台湾的“书法界导师”;他生前叮嘱子女,要把书画作品捐赠给家乡。他就是董开章。从今天开始,“德艺合一——董开章诞辰110周年纪念展”在天一阁博物馆云在楼举行,展期一个月。 董开章1909年出生于奉化大堰镇董家村。他6岁开始学习书法,因为酷爱而进步神速,青少年时,就屡屡受邀为乡人书写匾额及对联。 因为成绩拔尖,他从当时的宁波甲商高级中学毕业后,就被保送到由校董创办的上海裕昌煤号担任董事会秘书。在上海,他的书法得到名家高振霄、赵叔孺、吴徵、王禹襄等人的指点,潜心学习“二王”,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在书法界崭露头角。 1948年底,董开章因一桩业务赴台湾,恰逢时局大变,从此孤身滞留海峡彼岸。在台湾,董开章潜心书法,不仅锻造出自家笔墨风范,还与台湾书界同仁们一起扶持“中国书法学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后继书法人才。董开章还整理出版了《王右军〈兰亭序〉十五种》《孙过庭〈书谱〉完本》《赵子昂小楷〈妙法莲华经〉真迹》等历代名家法帖,在台湾弘扬书法艺术。 直到1984年,董开章终于在香港见到了夫人吴翠娥。三年后,吴翠娥辗转赴台,恩爱夫妻终于结束了长达30多年的别离。1997年,夫妇俩回沪定居,次年,董开章先生病故于上海。 董开章自号“天南居士”,意为“家在地北,余在天南”。无论离散聚合,他始终诠释着一段至情至性——对父母,至孝;对妻儿,至真;对故土,至笃。对于自己的书画作品,他拒绝了高价求购,叮嘱子女,“这些作品早晚要进博物馆,一幅也不能卖,可以的话,还是捐赠给家乡吧”。2009年,在董开章诞辰100周年之际,子女把董开章的45件书画作品及奖状、证书等遗物捐赠给了家乡宁波的天一阁博物馆永久珍藏。 据介绍,在董开章诞辰110周年之际,天一阁博物馆特别策划了这次纪念展,以缅怀董先生为家乡人民、为书法传承、为两岸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记者昨日在布展现场看到,除了董开章的书画精品,现场还展出了他的生平介绍、书画集等,以及梁钧庸、李超哉等书法家的评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