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文体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锦绣中华·海上生民乐》音乐会奏响

这是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的一次汇演 著名作曲家何占豪现场助阵

音乐会现场。 记者 周建平 摄

    本报讯(记者 陈晓旻 通讯员 汪灏) 17日晚,《锦绣中华·海上生民乐》音乐会在宁波大剧院奏响。这场音乐会以海派民乐之声汇集长三角地区多元的文化特质,呈现了当代长三角“开放、创新、多元、包容”的魅力与精彩。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者之一何占豪亲临现场助阵。

    《海上生民乐》是上海民族乐团的原创经典品牌。当晚的音乐会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为内核,分“风”“雅”“颂”“和”四个篇章,通过不同乐器、乐曲讲述山河之爱、家国之爱、生命之爱,突出“乐和天下”的主题和意境。

    音乐会以开放的姿态,把民族音乐和世界音乐元素有机融合,体现传统与现代、经典与创新,彰显了民族音乐在现代表达上的独特魅力和巨大潜力。

    上海民乐团团长罗小慈表示,希望这一音乐品牌在传承和创新中焕发青春,真正做到体现“民族音乐、国际表达、当代气质”。

    《锦绣中华·海上生民乐》承接了上海之春经典项目《锦绣中华》的系列创意,创造性地将民乐演奏与现代舞美技术相结合,并融入文学构思,呈现出一场多元融合的视听盛宴。

    当上海民族乐团马晓晖的二胡与宁波交响乐团史可镜的大提琴合奏《梁祝》上演时,中西乐器的袅袅弦音交织出动人的华彩,仿佛双飞的蝴蝶,在天际自由地飞舞。琵琶、京胡与鼓,配上上海京剧院葛香汝带来的剑舞表演,《别姬》的千古之爱跌宕在梨园珍韵中。《惊梦》则邀请到著名昆曲演员张军、邹美玲,古雅的昆腔与民乐重奏混响,将汤显祖千古名著演绎得酣畅淋漓。

    这是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联合展示平台功能的一次直观呈现。“如何团结凝聚各门类艺术家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和艺术交流的平台,激发创作的源头活力,是构建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新格局的突破口。”宁波市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为大力推进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文艺交流,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于2018年6月在上海成立。三省一市文联及所属协会联合开展了多项活动,其中有不少在宁波举办,为打造区域文艺品牌、加强文艺人才交流作出了许多新的探索。

    何占豪先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把民族音乐现代化作为奋斗的方向。除了将《梁祝》改编成高胡、二胡、琵琶和古筝协奏曲外,他还创作了二胡协奏曲《乱世情》《别亦难》、民族管弦乐《伊犁河畔》《节日赛马》、古筝协奏曲《孔雀东南飞》等一大批民族器乐作品。他告诉记者:“江南的民乐丰富而且接地气,可以更好地融合与创新。当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很好的实践。现在提出长三角艺术一体化发展是一个契机,艺术家可以自觉地通过联盟这个平台发展和弘扬民族音乐。”

    演出最后,上海民族乐团还特别为观众准备了一首宁波民间音乐《马灯调》,熟悉的旋律以一种新的形式奏响,这是对江南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向宁波观众的亲切问候。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文联、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文联联合主办。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