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三江月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3月19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家复工记

    □光子

    疫情初期,宅家防疫,网上调侃“躺着也是为国家作贡献”。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行各业开始有序复工复产,经济社会慢慢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就我家而言,三个产业刚好都有。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可以说是长期从事一产;哥哥办了爿小厂,从事二产;我是一名公务员,做了二十多年的服务,可以算是第三产业吧。

    要说复工最早的,是我这三产。2月6日起,响应号召,下沉到社区防疫执勤。2月10日起,基本复工,除执勤外,大部分时间到单位处理公务。2月17日起,全面复工。

    其次复工的是我哥,虽然他眼看着一些大企业逐步复工,心里也着急,但防疫这件大事,得严格按政府规定执行,这点大局观他还是有的。2月18日接到通知说可以复工,他马上发了微信给我,心里高兴。2月19日,小厂叮叮当当响了起来,算是复工的奏鸣曲吧。

    最晚复工的是我爸。本来他与母亲春节来我家小住两天就回自己老家,结果风云突变,硬生生被疫情“关”在了我家。眼看着我们兄弟俩都复工了,他也嚷着要回家复工,一有机会就在我耳边嘟囔:“艿”(土豆)还没种,再不种来不及啦。但我们兄弟俩均忙,只能一拖再拖。最后决定,待我2月21日执好勤,第二天开车送他们回老家。

    2月22日清晨6点半,父母亲已吃好早饭,衣服等已打点好放在了门边。我起床洗漱完毕,坐在餐椅上喝了一口粥(本来滚烫的粥已凉得不冷不热),顺手瞄了一眼手机信息。没想到钉钉里有一条单位的紧急通知,要求将一个行动方案征求意见上午反馈,我扔下筷子马上到书房写反馈意见。父亲以为我又有啥事不能回家,时不时在我身边晃晃。我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待我写完意见,吃好早饭马上出发。

    早上8点,开车出发。天气也是格外照顾,一个大晴天,暖暖的。农村的天地真是开阔,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到了老家,开门开窗,被子衣服全抱出来晒好。父亲扛起锄头,挑上“艿种”直奔田头而去,打扫卫生的事自然交给了母亲,我也按父亲安排,稍作休息后,挑上剩下的两篮“艿种”出发。

    待我到了田头,父亲已将两垄青菜割完,一垄萝卜拔完,正在使劲地锄地中。见我到来,父亲指挥我将另外两垄地锄一下,我抡起锄头像模像样地干了起来。虽说这活简单,但我干的活粗,不成样,父亲将我锄过的地重新整理,进行了细加工。没办法,经他之手,这原本松垮散乱的泥土一下子挺括了起来,长了精神,一垄垄整整齐齐,煞是好看。由于“艿种”较多,日当中午,我们父子俩共锄了6垄地。

    匆匆吃过午饭,父亲又带我直奔田头。他用锄头在锄过的田上掏好一个个小洞,每排三个,整齐有序。我则拎着篮把“艿种”一只只放进洞里,然后再盖上一层薄薄的土。待我放完“艿种”,父亲已挑来了农家肥,掺上田里边圈好的水,一勺一勺浇进每一个洞里。说起来你不信,这肥虽说味道是有一点,但不难闻。种完这“艿”,接下去是侍弄旁边两垄罗汉豆了,它们早已长出了长长的苗,但只能在地上乱爬(没插棒),有人家在旁边插

    上棒的,苗已在棒上缠了一小截了。父亲用手仔细地把苗旁的杂草拔了,用锄头小心地把地锄了一遍,然后再施上农肥。我则将砍来的新竹棒一根一根插在豆苗旁。看来,今年土豆与罗汉豆又吃不完了。太阳已慢慢西沉,父亲日夜惦记的两件农活也终于完工了。

    真是忙碌的一天,我的心情也如阳光般美好,内心充实与喜悦,似乎好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别看父亲今天把我指挥来指挥去的,其实我(包括我哥)没有干过多少农活。我们兄弟俩自初中起都已离开家乡,到区直属学校寄宿读书了。我唯一干过的农活也就是夏天双抢时割过几茬稻,其他都是父亲一人包了。父亲是我们村里干农活的好手,身高力壮,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农事上。父亲为人忠厚,眼光深远,用自己的双手供我们兄弟俩读书上学。即使我们兄弟俩成家立业,小有成就,他依旧忙碌于山林田间,时不时给我们带来一些时令农家菜。

    在和煦的春风中,一切都在复苏成长。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