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今锐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4月0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制止好习惯遭逆淘汰 方能“防疫于未然”

    一场疫情,让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以及使用公筷公勺等措施,成为许多人的习惯。其实,即便是在非疫情期间,目前公众正在“循规蹈矩”的多数应激性措施,本来就应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卫生习惯——只有这样,今后才更有可能“防疫于未然”。可遗憾的是,从以往的经历不难发现,这类文明好习惯,往往随着应激情况的解除逐渐遭到逆淘汰,不使用公筷公勺等不良习惯又卷土重来。这是为啥?

    应激性是指生物接受外界刺激后,在较短时间内为趋利避害、适应环境产生的一系列反应。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听从专家的建议,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那些自我防范措施做到了“知行合一”。然而,既然是“应激”,这种状态往往具有不可持续性。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比如疫情出现好转等,在应激条件下仓促形成的好习惯,很可能在不长的时间内被老习惯重新取代。某种程度上,这是生物特性使然。

    好习惯易遭逆淘汰,还源于人们对新事物“欲迎还拒”的微妙心态。比如,公筷公勺这个“半旧不新”的事物,对不少人来说却是不折不扣的新事物:因为从来没有实践过,甚至根本没有听说过。受到疫情的“教训”短时间内尝试一把或许不难,但今后要做到“自然而然”,其难度并不亚于教老年群体学会使用智能手机。这其中,人们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对于新事物有抵触以及“不感冒”的心态,往往成为延续好习惯的重要阻力。家中小辈劝长辈使用公筷公勺被鄙视甚至遭摔碗抗议的案例,许多人就经历或听说过。非典期间曾在公共餐馆与许多家庭中风靡一时的公筷公勺后来“惨遭”逆淘汰,就是前车之鉴。

    因此,在疫情这种应激情况下形成的一些好习惯,如果缺乏持之以恒的倡导与行之有效的措施,想不被逆淘汰都难。这就更加需要通过多种措施与努力,来帮助人们克服这种与生俱来的人性弱点。

    拿戴口罩来说,国内因为戴口罩制止疫情传播的功效,以及国外一些地方因不戴口罩致使疫病传播加剧的事实,都是明摆着的。那么,如何通过本次疫情引导民众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促成“习惯成自然”呢?目前正在制定中的《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就将根据疫情中的相关情况,加入包括咳嗽、打喷嚏要遮住口鼻,患有感冒、呼吸系统疾病应当佩戴口罩等条款;还有,目前宁波正在进行中的推广公筷公勺行动——这种以立法、政府推广等“积极干预”的方式,来“固定”疫情期间形成的文明好习惯,制止其遭到逆淘汰,显然能够收获“防疫于未然”的积极效果。胡晓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