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三江月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4月08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菜花黄时昂刺肥

    □钟穗

    昂刺,学名黄颡鱼,分布十分广泛,在不同地方称谓各不相同:黄腊丁、黄鸭叫、嘎牙子、安丁佬、黄帮子、翁公鱼……都是它的别号。

    昂刺的长相很怪异,头扁嘴阔,有数根胡子般的触须,颇似小个的鲶鱼。但一身黄中带绿夹有不规则黑斑如迷彩服般的花纹,再加上背上那根呈锯齿状的硬刺,瞧上去生猛得紧。

    别看昂刺的形象有种其他鱼类少有的霸气,但肉味之细嫩鲜美,堪与一些名贵淡水鱼相媲美。且骨刺不多,就连老人、孩子和不善吃鱼的人群,也可放心地大吃特吃,因而很受人欢迎。

    农历三月的江南大地,处处莺歌燕舞,柳绿桃红,正是一年中最温婉的时节。随着几声春雷的召唤,昂刺便不甘寂寞,成群结队,欣欣然游出来了。此时的昂刺,由于经过一季的冬养,精神抖擞,体壮肉肥,是最佳的品尝期。

    记得小时候,每年这个季节,我就会到家门口的埠头上钓昂刺。钓过鱼的人都知道,昂刺是水中有名的老实头,大大咧咧的,一点心机也没有。加上那张又扁又宽的嘴,吃东西喜欢张口就吞,而且一旦咬饵后就会一根筋朝水底拖。因此钓昂刺,只要挂钩下水,当看到浮标一下子都沉到水里,迅速提竿,十拿九稳,就有一条昂刺挂在那儿,一边挣扎着,一边还一个劲“昂刺昂刺”地叫着。那种手感,那个兴奋,已成为一份美好的记忆,至今藏在心底。

    昂刺好吃,处理方法却特别。不会杀的,往往用刀剖肚。结果滑腻的鱼身让人难以用力,加上背上那根利刺,一不小心就会中枪。而对于手法娴熟之人,杀昂刺根本无需用刀。只要一手掰着腮边的硬骨,另一只手揪住头使劲往后一掰,只闻“咯咋”一声,鱼头和鱼身就撕开了,再从下颌内抠出内脏即可。那架势,干净利落,一如庖丁解牛。怪名字、怪样子、怪剖法,此三怪也使得昂刺闻名遐迩。

    昂刺的吃法很多,红烧是较家常的。昂刺入锅煎好,倒入老酒、酱油、糖,加水焖煮,最后撒点葱花便可出锅。夹起一条放入盘中,因昂刺煮得久了,用筷子一捋,一条完整的鱼骨就会与鱼肉分离。细细尝来,那鱼肉入口即化,鲜嫩味美极了。尤其鳃边两块蚕豆片般的嫩肉,虽只有指甲盖大,但松而不散,是整条鱼的精华,堪称至味。

    昂刺用来烧蒜苗,也颇为缱绻味蕾。将洗净的昂刺下锅油煎后,加姜、葱、老酒,添上适量水烧沸,随后放入蒜苗段和盐,同煮一会便好。绿色的蒜苗、乳色的汁水,靓丽养眼。尚未动筷,那腾腾的热气已直扑鼻腔,鲜鲜香香,十分醉人。

    当然,昂刺最本质、最经典的做法还是入汤。鱼剖洗干净,锅烧热放少许油,爆香生姜和葱白后,放入昂刺略煎。而后,掺一瓢清水,大火烧沸后,烹以老酒,盖上锅盖用文火炖至鱼香在屋内四处流动时,将豆腐轻轻放在鱼上面,焖煮一会让豆腐吸收汤汁。出锅前加盐调味,一锅昂刺豆腐汤就成了。

    观其色,汤色浓白如乳;尝其味,滋味鲜而不腻。细嫩的鱼肉,无碎骨无杂质,入口即化。豆腐则借了鱼的光,吸汁饱满,味道甘美。

    于油菜花开得金黄的日子里,喝上这么一碗如春天般妩媚的鲜汤,品咂之余,整个人不免都被那柔美温馨所醉矣。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