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小敏 记者 崔引 摄 |
【开栏语】 今年,我市为150名劳动者颁发了“市五一劳动奖章”。他们中有医生、科研工作者、制造工匠、城市建设者,也有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从业者。我们从中选取5名有一定代表性的奖章获得者,讲述他们的故事,展现不同劳动者的时代精神。 “春晚还在进行,距离零点还有大概半小时,我接到了要去武汉的电话。”今年47岁的许小敏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院感科副科长。1月25日,大年初一,许小敏和其他12名医护人员作为宁波首批援汉医疗队员,随浙江省第一批医疗队驰援武汉。直到3月22日返浙,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鏖战57天。 与病毒作战的“隐形战线” “我是党员,2003年我去过非典留观病房,有经验,这次一定要去!”做院感工作,许小敏不同于一般的“白大褂”,他的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医护人员,是患者的保护者,而我们院感工作,就是医护人员的保护者。”许小敏说,院感工作决定着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危,是与病毒作战的“隐形战线”。 所有医护人员到达驻地,第一课,就是学习如何做好防护,从穿脱防护服、戴口罩护目镜,到如何洗手消毒……检查装备和穿戴,陪同医护人员走进病房,看着他们走出来,甚至后面的心理辅导介入,每一步,许小敏都走得格外严谨认真。 在驻地医院,为了不留一处死角,他和省医疗队其他同志不眠不休,分析现状、理清流程、筛查感染患者、隔离传染源、监督医务人员做好防护、指导消毒……身上背着20公斤重的消毒桶,像“侦察兵”一样穿梭于医院隔离病房的每个角落。从制度的建立、流程的优化到医疗废弃物的处理、转运车辆的线路规划等,因地制宜提出了很多改进建议,确保不疏漏一个环节。 援汉医疗队的“老班长” 作为宁波援鄂医疗队和浙江医疗队临时第四党支部书记,许小敏也是整个团队的“老班长”。医护人员的安全,时刻牵动许小敏的心。每天早晨,他总是最早来到病房门口,句句嘱托,声声叮嘱,仔细检查,动手纠正,确保每位医护人员都万无一失,“每次目送一位医护人员进入病房的背影,绷紧的神经才能短暂放松一会儿。” 下班后回到住处,许小敏的工作地点就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他主动承担起照护医疗队32位队员工作生活的职责,事无巨细地关心队员的工作起居。他的手机如同24小时热线,队员们不管是咨询还是寻求帮助,他都会第一时间回复。每天和死神抢夺生命,不论是体力还是精神都承受巨大的压力。“凌晨穿上衣服,就忘记了累;深夜脱下衣服,只觉如同卸下千钧。”57天后再回到浙江,许小敏体重减了10多斤。 在前线,许小敏将临时党支部建设成坚强的党建堡垒,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战“疫”一线。“大家都穿上了防护服,我们就要求每个党员的衣服外贴上党徽,主动亮明身份。这时候,党员必须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许小敏说。 “他第一时间主动‘请战’支援武汉,我们一点都不意外,这就是他的风格。”国科大华美医院院感科的郑文巧和许小敏做了5年同事,称赞许小敏业务能力强,几乎任何疑问都能提供专业帮助,生活中也会像家长一样照顾大家,性格温和友善,一次也没见他发过脾气。“他就是我们医护人员心目中的‘男神’!”郑文巧说。 记者 滕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