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萍 东门口,宁波地标,三江交汇,店铺林立,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宁波的商品经济日益繁荣,市场充盈,周边县市郊区的人如果说今天去宁波了,那肯定是说他到过了东门口。老一辈人印象中,没去过东门口就不算到过宁波。一副、二百、华联、梅龙镇、美乐门等(当时还没有天一广场)依次排开,是吸金力最强的商区,在当时是市中心名副其实的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 从东门口右拐就进入和义路(现在叫和义大道),在上世纪末是赫赫有名的和义路,以地摊经济享誉宁波。蜿蜒绵长一千多米,东南起中山东路(东门口),西北至解放北路北口,与永丰路相接,沥青、混凝土路面。《鄞县通志》载:“和义路,旧名东北城脚。”民国22年(1933)拆旧城筑马路,为环城马路之东北段。因旧城有盐仓门,一名和义门,故以此名之。 白天的和义路普通平常,看不出有什么稀奇特别之处。一到傍晚,夜色渐浓、华灯初上的时候,一条活色生香、烟火气浓、灯光璀璨的和义路就展现在人们眼前了。那里是宁波地摊经济最繁荣的地方,在当时,没有一个商圈的人流量可以跟它媲美。特别是夏天的夜晚,沿路两边摆满了地摊,各种小商品琳琅满目,把原本不甚宽的和义路挤得水泄不通。当时这里是4路公交车的终点站,开往南站的10路公交车也经过这里,傍晚时分,公交车停运的时候,正是和义路夜市接棒登场、大放璀璨光彩的时刻。 夜色中的和义路,是人们饭后散步逛街溜达的好去处,既可以顺手买到自己称心合意的小商品,也能在此感受夜宁波的美丽繁华。道路两边的地摊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特别是夏天的夜晚,摊位更是满满当当,人群摩肩接踵。这里有香气扑鼻的烤鱿鱼、炸里脊肉、臭豆腐、煎烧饼等美食小吃,有诱人舌蕾的西瓜汁、菠萝蜜、冰镇杨梅、凉粉木莲冻、和路雪圆筒等当季水果冷饮,更有衣服、书摊、文具、小饰品、磁带、套圈玩具等小商品,吃喝玩乐赏,一应俱全,既饱眼福,又饱口福。每个摊位前都拉着那种大小不一的照明灯,闪闪烁烁,与道路两旁商店楼房的灯光交相辉映。霓虹闪烁,人流如织,好一幅热闹繁华的夜市图。 一般情况下,每个摊位摆放的商品都有自己的特色,不与周围摊位的商品雷同,这样可以吸引有不同需求的顾客,摊主之间也不会有很强的竞争排斥意识。那时候我住在西门口,对和义路的夜市情有独钟,那里陈列的东西不仅种类齐全,而且价廉物美,几乎可以买到你生活中需要的所有物品,对于像我这样刚参加工作不久囊中羞涩的工薪阶层来说,和义路夜市绝对是个性价比超高的购物场所。周末晚饭后,我常常优哉游哉地一路闲逛,从西门口沿中山路向东,经过鼓楼,上久久天桥,下来后从国医街穿小巷就到了和义路,在那里淘过最多的物品是夏天的衣服和书籍、挂饰等小物件。 大学时候特别喜欢看《飘》,学校图书馆借来后通宵看完,沉迷于女主人公斯嘉丽的倔强个性和对情感的执着。没想到在一次逛和义路夜市时,在一家书籍地摊看到了它的续本《斯嘉丽》,毫不犹豫收归囊中。真是意外之喜。 除此之外,有件事至今难忘,那是在一个卖瓷器的摊位上买的一对插花白陶瓶。白色细长的瓶身上,寥寥几笔印着兰草的图案,颇有写意的味道,当时看了就爱不释手,和摊主一番讨价下来,以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愉快成交。那时候还没有电子支付(不像现在,揣一部手机就可以走天下),习惯了外出背个包,包里放着钱包、钥匙等东西。记得我那时付完钱后乐滋滋地走了,路上还逛了很多摊位,快到解放桥头的时候,才想起来付完钱后忘了拿瓶子。此时已临近夜晚十点,很多摊位打烊了,夜市也快结束了,心想,那个摊主还在吗?会不会不认账啊?试试看吧,大不了就当作又逛一遍夜市吧,于是我折返回去。隔着老远就看到了那个瓷器摊位,周围的地摊都已经撤掉了,摆摊的中年大叔还在。看到我时,他说:“姑娘,你忘拿瓶子了,我开始也没注意到,后来才发现放在旁边的瓶子,寻思着你可能会回来,就在这里等你。你要是再不来的话,我可就收摊了。”大叔呵呵笑着,把包装好的瓶子递给我。后来我说了些什么话已经不记得了,只是觉得那个地摊的灯火特别明亮。现在这对瓶子依然还在,清水里养着文竹或绿萝,绿意盈盈。 如今,人声鼎沸、满是烟火气的和义路地摊早已不在,代替它的是灯光璀璨、夜色阑珊且更加时尚的和义大道。站在江边,凭栏远望,三江六岸星光灿烂尽在眼前,夜色美景让人陶醉其中,留连忘返。美景依稀,夜色中氤氲开来,眼前似乎又浮现出往日和义路两旁那活色生香的众多地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