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奋力冲刺六连冠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7月1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谷平:资深眼科专家的光明新使命

周谷平(右)正在为患者做检查。

    每天清晨,浙江大学明州医院的眼科病房中,67岁的眼科主任周谷平早已到岗,了解夜班值班情况,梳理患者情况,准备早查房巡视……一周工作7天,见证和经历了白内障手术的发展历史,周谷平44年如一日坚持并传递着“光明使者”的使命。

    为引进第一批人工晶体 深夜叩开上海眼科专家家门

    “我从23岁开始做了第一例白内障手术,到目前为止,已经做了四五万例手术。”周谷平回忆,上世纪70年代,还没有单独的眼科,和五官科并在一起,当时采用的是中国古老的白内障针拨术。

    很快,手术方法不断改进。1989年,周谷平在参加全国眼科代表大会时获悉,上海新华医院研发了国内第一批人工晶体,患者术后不再需要佩戴高达一千多度厚厚的远视眼镜。为了将这批晶体引进到宁波,周谷平四处奔波,甚至一路打听,深夜摸到了一位眼科专家的家中。

    被周谷平的诚意所打动,这批人工晶体最终得以顺利发往宁波,为当地的白内障患者带来了福音。不过,由于当时的手术切口大、愈后慢,并发症多,还是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白内障手术演变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就是眼下应用最广泛的超声乳化。“这项技术趋于完美,手术时间不超过10分钟,切口仅2毫米,患者第二天就能看清楚,真的很方便。”周谷平说。

    在科学发达和技术娴熟的条件下,周谷平最多时一天能做30多台手术。直到今天,他还能一天做10多台手术。科室里的小年轻都在背后感叹:“周主任真是‘宝刀不老’。”

    老花眼突然变好并非好征兆

    我们常说,眼睛就如一台照相机,而晶状体视作相机的镜头,视网膜即胶片。而白内障则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镜头”的混浊而让视网膜上成像变得模糊,白内障手术则是把病人混浊的“镜头”摘除,重置人工制作透明的“镜头”,也就是人工晶体。

    “白内障是致盲率最高的眼病。100个盲人中,50个由白内障造成。”44年来,周谷平以一位眼科工作者的身份见证了白内障发病率的变化。

    “80%的白内障患者发病都与年龄相关,60岁以上的发病率为60%,70岁以上为70%,80岁以上为80%,90岁以上为100%。”他说,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白内障患者也越来越多。

    同时,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病率。研究显示,2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得白内障。

    如今,四五十岁的白内障患者人数上升非常明显,这与他们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有关。受辐射伤害,眼晶状体组织就会逐渐失去原有的功能和代谢平衡,造成晶状体混浊,引发白内障。

    周谷平提到,他在门诊时常遇到这样的老年患者:多年的老花眼突然变好了,不戴老花镜看近物看得很清楚。“其实,这是白内障发展到了膨胀期,晶体的膨胀导致视力突变,看远模糊看近清。这可不是一个好征兆,意味着白内障即将迎来成熟期,极有可能失明。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更危险的是,膨胀的白内障可能造成眼球房角的拥挤,从而发生致盲率很高的青光眼。”

    作为一位资深眼科专家,他也分享了自己的护眼心得:“只要出门,阳光下我一定戴墨镜;每天哪怕不吃饭也要吃水果,喜欢偏酸味的,VC含量高。同时,游泳、散步等锻炼也是必不可缺的。”周谷平用这样的方式,让自己每一天都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投身工作,用精湛的医术为更多的病人打开光明之门。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黎燕 实习生 李灵珊 胡雨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