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立甬(右)接受奖项。 |
|
赵鸿伟(右)获提名人物奖。 |
昨天,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残联举行省第二届“最美浙江人·最美残疾人”发布会,12人获评“最美浙江人·最美残疾人”,10人获提名人物奖。其中,宁波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卓立甬、宁海县新闻中心编辑赵鸿伟分别获评“最美浙江人·最美残疾人”和提名人物奖。一位是悬壶济世的名医,一位是笔耕不辍的诗人,一路走来,他们用汗水抒写着“身残志坚”的人生信条。 立己、立人、立世,他以妙手立甬 在宁波市中医院,卓立甬的门诊量连续十余年稳居全院前三,每年为数万名慕名而来的病人悉心诊治,深受患者称赞。人们看得到他的医术之精、之高、之奇,却无法想象他学医之难、之苦、之勤。这个从病难中“爬”出来的人,矢志以“立己、立人、立世”作为座右铭,最终成了杏林一杰。 1958年,卓立甬出生在海曙一个普通家庭。刚一降世,他便被诊断患有先天性四肢多关节挛缩,四肢难以弯曲。在经历了13次手术,卓立甬才换来三根能动的手指和勉强可以行走的双腿。 高中毕业后,由于身体原因,卓立甬无法进入大学深造。但他并不气馁,通过自学加函授,系统地学完了中医大专及本科的全部课程,最终获得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文凭。 参加工作后,卓立甬师从全国名老中医王晖,从抄方开始学习。多年勤勉的抄写,使他的左手小指在案桌上磨出了两个巨大的老茧。 卓立甬的第一次试诊,患者却纷纷退避。医生是残疾人,这和患者心目中的白衣天使形象相去甚远。但渐渐地,患者为卓医生的高超医术所折服,纷纷点名要他医治。 萎缩性胃炎是医界一大难题。卓立甬在临床探索中发现,现代医学中的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常会伴随痞满的症状,可采用中医中的辛开苦泄、调和脾胃法,以《伤寒论》中的“半夏泻心汤”进行加减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经过他治疗的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异型增生的患者,近90%脱离了恶变倾向,痊愈率达60%以上。 除了攻克萎缩性胃炎,卓立甬对于肿瘤术后康复也是独擅胜场。他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自拟了扶正1号、扶正2号等处方,临床使用后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作为浙江省人大代表,卓立甬针对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低收入人群医疗保障等诸多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引领改善医疗环境。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他积极献计献策,推荐中医中药相关方剂和知识,加强中医和西医合作研究,得到了省有关部门的认可。 虽年已六十有余,卓立甬仍坚持坐诊,他说,愿以残疾之躯继续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残疾人事业发展奋战。 他将残缺的人生活出诗一般的精彩 赵鸿伟,今年56岁,宁海县人,自幼双耳失聪。他在诗坛有个为人熟知的笔名——阿门。诗歌融入了他的骨血,而自强不息早已成为他的本能。 因为听力问题,高考分数过线的他遭到淘汰。工作后,他当过工人、宣传员、编辑。在福利厂做工人时,他一边三班倒,一边自学大专课程直至毕业;在县公安局负责宣传时,他每年发表近400篇通讯稿,多次冲上全国级报刊;在报社时,他担任编辑的版面多次在省、市获奖。 业余时间,赵鸿伟几乎都花在诗歌写作上。16岁就在省刊发表处女作,至今已在《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等各大报刊发表800余首作品,获市级以上奖项30余次,目前已出版个人诗集7部,其中4部是宁波市文艺创作重点项目,一部获宁波文艺奖并参评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2008年,在评委不知道作者是残疾人的情况下,赵鸿伟凭作品《中年心迹》荣获人民文学奖,从此更是声誉鹊起,约稿纷至。如今,赵鸿伟以笔名“阿门”让国内诗坛记住了他和他的诗作。 作为宁波市聋协主席,赵鸿伟以重大残疾人节日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利用QQ、微信帮助聋人解答日常疑难,消除心理障碍;发表文章呼吁社会各界重视残疾人事业。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又以笔驰援,创作20首诗歌,并积极组织作家进行抗疫主题创作,倾情记录特殊战斗中的人间大爱。 赵鸿伟表示,自己有今天,全靠身边人的帮忙,自己会继续努力,“自强到老,奉献到老”。 记者 陶倪 通讯员 范亚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