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作人员展示“诚信诉讼码”。 通讯员供图 |
本报讯(记者 陶倪 通讯员 钟法) 疫情期间,健康码成为市民们进出各类公共场所的凭证,“绿码畅行、红码免进”的概念由此深入人心。而这样的形式被宁波中院借鉴到了在司法诚信建设工作当中。作为全省唯一试点,宁波中院参考人民银行征信体系和支付宝芝麻信用做法,开发了诚信诉讼码。目前,1.0版已于8月18日在宁波两级法院正式上线,相关做法属全国首创。昨日,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了诚信诉讼码的相关情况。 诚信诉讼码相当于当事人的诉讼诚信身份证,采用当事人“一人一码”,通过扫“码”呈现红、黄、绿、蓝、金“五色”的直观形式,对当事人在以往诉讼中的行为进行分类评估、量化评价、精准管理,是一整套全新的诉讼诚信系统,承载了评价、服务、惩戒三项职能。 诚信诉讼码五色赋分规则为:诉讼当事人(含企业)初始分均为100分,根据其三年内诉讼相关行为分别赋分,多种行为累计加减分,得出最终信用得分,根据分值从低到高依次为红码、黄码、绿码、蓝码、金码。其中,红码、黄码属于负面码,绿码属于中性码,蓝码、金码属于正面码。 而诉讼当事人(含企业)一旦被列入红码后,会在宁波中院微信公众号、“信用宁波”网站等向社会公布,公示期限为5年,并记入相关当事人信用档案;不再给予诉讼费减免、缓交,对其申请的司法确认案件进行实质性审查,加重其举证责任,提高举证标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