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0月17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若误读,不如不读

——《鸢回头》读后有感

    □清  宸

    作家刀尔登素来写才子书,善于在学识的基础上,以智慧作引导,为读者解惑释疑。《鸢回头》承袭这位作者一以贯之的写作宗旨,剖儒道两家,析孔子老庄,针对当下“国学热”中,不少读者对儒、道文化的误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刀尔登认为:与其误读,不如不读。而如果真的打算读通读懂读透这些国学经典,还是应该脚踏实地,以文本为依托,将孔子、老子、庄子放到他们生活、思考的特定时代来考量。

    刀尔登并不打算“告诉”读者什么是“对”的,他更在乎的是人们看了这本《鸢回头》后,能辨别出哪些是“错”的观点,哪些是明显有违常识却依然大行其道的理论。此书无意教导人们理解《论语》、《道德经》、《南华经》,而是想让读者清楚:哪怕是古代那些大名赫赫的宋儒、明儒,那些绛帐授业的学界宗师,对于上述著作的精深解读,今人也不可不加辨别地囫囵接受。毕竟,即便是从古圣先贤那里继承文化遗产,也需付出自己的脑力劳动,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刀尔登提出:《论语》并非是一本完整的儒家经典,它只是学生对老师片言只语的零星记载。孔子语录,大都缺少确切的上下文语境,理解的时候,不能无视这一特点。此外,前辈学者们固然皓首穷经,不懈研究,可由于脱不开“为尊者讳”的文化传统,所以孔子的不少言论在翻来覆去的多重阐释中,语意已被极度修饰和更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句“为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大儒们纷纷强调:此间的“女子”是指侍妾、丫鬟、老妈子,总之是地位低下的女子。但刀尔登直言不讳:孔子是圣不是神。既不是神,日常也会来点小嘀咕,可能偶尔就说了句“有些女人啊,真难伺候”,然后弟子听了这么一耳朵,给记下了。其实在两千多年前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孔子歧视女性并不奇怪,要是不歧视,才奇怪呢。但至圣先师的话语,还是让无数“引申家”们忙得不亦乐乎,并做出了各种大开脑洞的解释。无怪乎,刀尔登又讽刺了一句:“天不生仲尼,万古无事做。”

    《论语》中还有一句话叫作“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明明“仁”这个字在《论语》中出现的频率很高,那为何孔子的学生还说夫子“罕言仁”呢?刀尔登的推断我觉得颇有道理:孔子平素不大提到“仁”这个话题,一旦言及,弟子觉得稀奇,赶紧拿个小本本记下来。当然了,孔子没料到自己的话被弟子记录了,还流传后世,被无数人当成了金科玉律。他要是知道的话,按刀尔登的想象:孔子说话肯定会更加谨慎小心,会对一些话的适用范围作出限制。或者干脆嘱咐弟子:“我刚才说的那一句,你就不用记了!”可见,《论语》的面目也好,孔子的形象也罢,已经在漫长的历史中经过了嬗变。最终我们所看到的,是一本“为我所用”的《论语》,是一位被牢牢固定在话语体系和道德体系中的孔夫子。

    相对孔子,老子的形象更为飘忽。后人对他骑青牛出关后的种种,做了诸多神话般的想象。而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论,听上去也非常玄乎。至于庄子,刀尔登指出了他和老子的不同:庄子很个人化。老子在《道德经》中谈论的是社会的可控状态,庄子则关心个体在怎样的社会情状下才能获得具有安全感的自在,即“自得其得”、“自适其适”。庄子写有讽刺性极强的《胠箧》一文,反映出他不仅觉得当时的世界是堕落的,连带着认为当时对世界的评价也是堕落的。而既然庄子愿意对这种状况进行深入分析,说明他还是关心这个现实世界的,于是便算不上纯粹的避世和弃世,这是庄子积极的一面。

    古圣先贤生活在离我们很远的年代,他们过着我们不甚熟悉的寻常日子,守着我们不甚了解的写作规范。而我们今天的阅读,应该说是比较个人的行为,读孔子就是读孔子,读老庄就是读老庄,没必要人云亦云,统一思想,只要在前人研究思辨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探索,就可以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