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蟹黄饼,相信很多年轻朋友会联想到一种小烧饼,内含油酥,外粘芝麻,色如蟹黄。但今天我要讲的蟹黄饼是一种海味,而且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几十年,想已绝迹,市面上根本看不到其踪影了。 宁波靠海,当地人喜欢食蟹,称蟹的膏为蟹黄(方言读:汪)。顾名思义,蟹黄饼就是一种用蟹的黄做成的海产食品。 蟹黄饼的原料是梭子蟹。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是梭子蟹“横行霸道”之时,大海很慷慨,梭子蟹全年都可捕捞。每年一到冬季,西北风一起,蟹就渐渐生蟹黄了,天气越冷,蟹黄越丰。那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渔业生产队先将大量捕捞上来的梭子蟹交“公粮”与水产公司,任务完成,余下的全部分给渔民。渔民们一下子吃不完,便会做蟹黄饼。先将梭子蟹进行挑拣,剔去雄的,留下雌的。而此时的雌蟹则蟹黄满盖,特别肥壮。把蟹盖头打开,将蟹黄取下,而蟹盖头上的两只蟹角是蟹黄最硬的地方,得用调羹刮。记得小时候,我们吃蟹角内的黄,用筷节头(筷头)撬,毫不夸张地说,有时连筷节头也要撬断。 蟹黄取出后,放到碗中,像打蛋汤一样使劲顺着同一方向打,均匀以后,就把碗放到饭镬中蒸,蒸后的蟹黄凝固了,待其稍冷,把它拿下来,完全冷却就很难从碗中取下来了。为便于干燥,在蟹黄饼的中间用筷节头戳一个洞,用根绳把它穿起来,放到太阳底下晒,西北风中刮,颜色渐渐由最初的鲜红变成了暗红,干燥后就成了蟹黄饼了。那时,梭子蟹产量特别高,渔家几乎都做蟹黄饼,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吊着三三两两的蟹黄饼,暗红色的蟹黄饼似一片片枯叶,随风而动。因一只蟹只有一点点蟹黄,所以要做成一只蟹黄饼,需要好多只蟹。剔去蟹黄的蟹,切碎,加盐、酒,放入瓶中,做成蟹糊。 因蟹黄饼稀少,尤显珍贵,渔家一般都自产自食,要不就当作礼物馈赠亲朋好友。不过,偶尔也能在菜场的某个角落,看到渔家为换取现钱而在出售蟹黄饼。在那油条只卖三分钱一根的年代,记得蟹黄饼需要五角钱一个,是当时一家人一天的小菜钿。 小时候,我们那里常有渔船停泊,卸货、修船、避风以及补给。当时我父亲在副食品门市部工作,经常有嵊泗、沈家门等地的渔民上岸来买些烟糖酒之类的副食品。在食品匮乏的年代,父亲常为他们提供些方便,渔民们就把他们自家生产的蟹黄饼送给父亲。记得第一次见到这个有点黑乎乎的东西,不以为意。不想,有一次母亲把蟹黄饼切成丝,切开的蟹黄饼,里面还保持着鲜红色,同咸齑一起烧成“咸齑炒蟹黄饼”。蟹黄饼入口有点Q弹,越嚼越鲜,且蟹黄饼的鲜味被吊出融入咸齑里。那天饭桌上,原本被嫌弃的咸齑,顷刻光盘。蟹黄饼可说是“百搭”,炒菜、煮汤都可以放点,原汁原味纯天然的,比味精强上百倍。 后来,海洋过度捕捞,梭子蟹的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产量日趋下降。物以稀为贵,过去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红膏炝蟹,如今摇身一变早成了酒店里的一道高档菜。可想而知,季节一到,渔民们挑选肥壮的梭子蟹腌红膏炝蟹还有限,谁还会花大本钱去做蟹黄饼? 近年来,随着休渔期的深入,保护梭子蟹的实施细则相继出台,渔民们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善待大海,科学捕捞。这样,用不了多久,我们说不定又能尝到鲜美无比的蟹黄饼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