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宁波老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1月06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十一”,老年人购物车里都有啥?

衣服、保健品、食品是大头

    “双十一”,已成为全民购物节。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习惯网络购物。那么,老年人在网络上喜欢购买哪些物品?他们网络购物时最看重什么?网络购物时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最看重价格和质量

    调查发现,老年人在网络上的消费支出主要用购买衣服、保健品、食品、休闲服务、生活用品等方面。他们和年轻人一样,在网络上购物,最看重价格和质量。

    63岁的陈女士过日子精打细算,这次“双十一”在网络购物平台上给孙子、孙女以及自己和老伴下单了四十多件外贸服装,便宜的像体恤衫、背心,只要十几元一件,厚外套也才100多元,总共花了1300多元。“我把明年一年的衣服都买好了。孙子、孙女正处于长身体阶段,衣服每年都要更新。我自己呢,跟年轻人一样,穿着上也图个新鲜,看到“双十一”优惠多,多买几件,也算是对自己的奖励。”陈女士说,自从三四年前学会了网络购物,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以往买衣服都要在商场里逛上半天,现在动动手指就能买好。

    此外,陈女士还网购了一床羽绒被,90多包餐巾纸以及新疆红枣、核桃,陕西苹果等原产地食品。

    69岁的左女士趁着“双十一”这波优惠,给自己和家人购买了近三四个月的保健品,包括钙片、鱼肝油、灵芝孢子粉等。“现在买这些保健品比往常便宜了五六百元,觉得很划算。”网络购物如何争取最优惠?左女士可算是“资深”人士了。比如在淘宝购物,她平时注重积累淘金币,到了结算环节,淘金币可以用来抵扣一部分现金。她还参加了“领喵币抢红包”活动,抢到的红包也可以在结算环节抵扣现金。

    73岁的王先生平时喜欢旅游,这次在网络购物平台上购买了一些旅游景点的活动套餐,里面含有门票、观光车等费用。此外,他还替老伴在购物车里添加了墙面挂钩、蒸锅、豆浆机、雨伞等改善生活品质的物件。

    其中,9.9元一把的雨伞是王先生第二次购买了。“之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一把,收到货之后,发现质量不错,不比二三十元的雨伞质量差,所以这次一口气买了5把”。王先生介绍说。

    老年人网购最怕退款

    各项调查显示,中国6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正在加速拥抱数字生活。如10月下旬阿里巴巴发布的《老年人数字生活报告》显示,第三季度老年人手淘月活跃度同比增速远超其他年龄组,高出整体29.7个百分点;老年群体消费金额2017-2019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9%;疫情期间,消费同比增速第二,仅次于“00后”,消费潜力不容小觑。但是,相当比例的老年人在网络购物中仍面临“数字鸿沟”,会在网购中遇到诸多问题。

    陈女士回忆,去年有一次在网上买了一条七八十元的连衣裙,因为尺寸没把握好,腰不够大,但是店里已经没有更大码的连衣裙了,她只能选择退款。退款环节,需要一步步点击选项。从未退过款的陈女士一脸懵,最后只能等女儿下班回家,在女儿的帮助下,才退款成功。

    王先生说,之前老伴在网络上购买了几条洗脸用的毛巾,下水后发现要褪色,想退货,但不知道怎么退,干脆选择放弃了。“幸亏毛巾才四五元一条,损失不大,洗脸不用能,当当抹布还是可以的。”

    《老年人数字生活报告》显示,老年人网络购物求助场景主要集中在退款问题、商品相关问题、物流问题、支付问题、账号及操作问题。其中,在退款问题场景中,遇到问题后,50%的老人对金额不大的资金损失场景选择放弃,主要认为“麻烦”和“不会操作”;30%的老人向身旁可靠亲友寻求帮助。

    此外,报告还显示,在“老年人是否需要接受数字生活的服务培训”上,子女和老人均表示需求强烈,72%的子女和73%的老人希望获得数字服务培训。67%的儿女认为,老年人最应该接受网络安全防诈骗方面的指导,而71%及63%的老人自身最渴望获得网络购物技巧和网上支付技巧方面的培训。

    记者 贺艳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