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年,我在路上,遇见了很多草根人物,走进他们的故事。 “毛衣奶奶”15年织爱,把毛衣送给贫困山区的孩子;高温天替父亲扫地的双胞胎,他们用正能量奖金成立了一个关爱基金;照顾瘫痪妻子38年的丈夫……这些平凡人的故事,都被央媒转载报道,让宁波的好故事传播出去。     这些凡人善举,温暖了一座城。其实,温暖也是一种力量,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去年冬天,韩翠菊和周秀芳两位老人一起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寄毛衣,当时韩翠菊老人已是84岁高龄,这样的爱心举动,她持续了15年,累计捐出去的毛衣超过1500件,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毛衣奶奶”。现场采访结束后,老人要坐公交车回家。我主动提议开车送老人回去。开车途中,我们自然而然聊天,她和我说起了织毛衣的初衷。     回到老人的家,恰巧她的女儿在家,我们攀谈起来。没想到就是这样一次聊天,却意外收获了好故事。     女儿无意间说起一件事:前两年,她的朋友带团去韩国旅行,老人跟着去了。别人在海边看风景,她却在海边织毛衣。连朋友都直呼:你老妈太敬业了!     听到这个生动细节,我的眼睛都亮了。在老人眼里,每天织毛衣已经成为一种日常习惯。15年织毛衣的温暖坚守,这个细节就是最好的诠释,胜过千言万语。     2019年12月24日,《宁波晚报》头条刊发《宁波84岁奶奶跟团游韩国,别人看风景,她却在海边织毛衣!背后的故事你想不到!》。第二天,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官微头条转载,全国媒体纷纷转载报道“毛衣奶奶”的故事,全国网友都被她感动了。今年1月,“毛衣奶奶”上了央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她的故事。就在这个月,毛衣奶奶韩翠菊上榜11月的“中国好人榜”。     记者 薛曹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