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5版:宁波晚报25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1月13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群可爱的人守护校园

“护苗队”报道推动“宁波做法”走向全国

护苗队志愿者在指挥交通。 记者 刘波 摄

    私家车停靠路边,身着橙色马甲的志愿者随即上前拉开车门,将车内孩子护送进校门。每逢上学高峰期,这样的场景几乎出现在我市每所幼儿园、小学门口。

    2011年春夏之交,本报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独家策划并推动了“护苗队”志愿服务模式的普及,并通过不断提炼和宣传,使之成为我市甚至全国不少城市有效破解校园周边交通拥堵的制度性做法。如今,“护苗队”已走过十个年头,校园最后100米的平安依然有一群可爱的人守护着。

    独家聚焦“护苗队”

    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护苗队”志愿服务模式最早发源于宁波市机关第二幼儿园。幼儿园地处海曙区鼓楼附近,周边老旧小区林立,校门前是狭窄的苍水街,路段上还有一个公交停靠站台。“在没有‘护苗队’之前,送孩子入园的家长只能将汽车停靠在路边,扎堆的时候,苍水街两侧全是车,留出的中间过道勉强供一辆车通过。这条路一堵,很快会蔓延到周边小区,很多居民连小区大门都出不了,催促的喇叭声此起彼伏。”谈及曾经难解的交通拥堵,该幼儿园汪老师至今记忆犹新。

    转变是在2011年。当时在幼儿园与海曙交警的共同探讨下,“护苗队”模式的雏形诞生。那一年的4月25日上午8点30分到9点间,苍水街终于摆脱了昔日的拥堵。一位位家长按规定在10米开外的马路边停车,“护苗队”志愿者会立即上前打开车门,将小朋友迎入园。而当孩子安全交给志愿者后,家长也会迅速驶离,不在现场逗留,整个接送过程不过5秒钟。

    本报记者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当即到现场观察“护苗队”试行后的交通情况,并于4月26日独家推出一个整版的纪实式报道。当天,新闻热线电话响铃不止,许多市民建议模式迅速推广。

    化被动为主动

    持续推动该模式全市推广

    第一篇新闻刊出后,本报化被动为主动,与交警、教育等部门密切对接,实行动态策划,通过连续报道不断推动事件发展和问题解决,使“护苗队”迅速成为当时的舆论热点,极大激发了其他学校的参与热情。

    那一年暑假,本报还参与研讨如何让“护苗队”更上一层楼。2011年9月,新学期伊始,很多人发现“护苗队”更规范了,不仅有了统一的着装和引导动作,更有了从组建、培训到审核、上岗等一整套管理体系。

    被复刻的模式,在更多校门口收获了立竿见影的成效,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当时,本报利用互动平台,积极吸聚读者智慧,持续推动“护苗队”机制完善,这一蕴藏着民间智慧的金点子,很快得到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文明办等部门的高度重视,联合发文,确定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2012年3月20日,在“护苗队”深化推广约一年后,得到国家、省有关部门的关注,教育部特意为此刊发简报,向全国介绍宁波经验。

    一晃近10年过去了,在一年年的坚守、一代代的传承下,我市“护苗队”已化作这座城市的文明金名片。记者 陈烨 通讯员 石奇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