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机关干部助学报道 掀起万人助学热潮 现任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都市报系副总编辑的杨静雅曾全程参与万人助学报道。那场声势浩大的公益行动中,藏着太多的温暖,令她感怀至今。 万人助学源于曾在贵州岑巩县插队的北仑机关干部张义恩的一次善举。2005年10月,故地重游的他被那里的贫困深深震撼,在他的牵线搭桥下,至2006年3月,他和他的同事先后与100名贫困学生结对。2006年3月29日,杨静雅与同事以“77名北仑人捐助了125个贵州孩子”为题报道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并以此为契机,与北仑区扶贫办发起“千人助学”行动。 星星点点的微光凝聚成万丈光芒,爱心接力棒迅速从北仑传到整个宁波。同年8月19日,本报又联合宁波市扶贫办、宁波电视台举行“甬黔携手,万人助学”活动。当天,活动在全大市11个广场同步铺开,爱心速度不断被刷新:万名市民“抢”着与10297名贵州贫困学生结对,场面空前宏大。 那半年里,本报接连发表相关稿件70多篇,助学贵州成了当时的热点话题。从1人到千人,再到万人,涓涓爱心汇成助学长河。在“浙江骄傲-2006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颁奖典礼上,著名作家程蔚东在给助学贵州的万名宁波市民的颁奖词中写道:“这就是东部沿海的一座城市对情义无价和谐中国的全部诠释……” 贵州女孩因宁波人资助 成为寨子里第一个大学生 因万人助学,贵州许多贫困学生的人生轨迹发生变化,杨再菊是其中一位。今年29岁的她函授本科毕业,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一家医院的在编护士,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两个可爱的儿子。 被她视为恩师的是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的陈忠裕。2006年,两人因“万人助学”结成对子,当时的她还是一名初二学生,母亲去世,留下她和年幼的弟妹,这个破败的家仅靠父亲支撑。 “只要你愿意,我可以一直资助你到大学毕业!”助学结对后,陈忠裕的一席话收回了她原本想要辍学的心思。头几年,两人的交流靠书信,后来装了固定电话,再后来有了智能手机,远隔千里,彼此之间的联系从未中断,陈忠裕不仅是资助人,更成了她的良师益友。每学期的学费按时汇出,生活、学习用品定期寄到家中,字里行间或言语里总是在鼓励,正是这样的温暖引领着杨再菊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2013年,大学毕业的杨再菊成了寨子里第一个大学生。次年,得知她顺利进入当地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兴奋的陈忠裕当即买了机票,赶到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南宫乡交包村五组,为她庆贺。 当村民们得知培养出寨子里第一个大学生的宁波人要来,大伙儿沸腾了。陈忠裕还没进村,欢腾的鞭炮声就此起彼伏地响起,热情朴实的当地人把他团团围住,感谢的话说不停。 这么多年过去,陈忠裕早已不记得当时资助结对的场景,但犹记得他被夹道欢迎的“盛况”。 “他们对宁波人感恩,但我觉得,我们只是给了一个机会,是阿菊自己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她非常了不起!”陈忠裕说。 图书传递、温暖午餐…… 继续激发宁波人的爱心基因 万人助学只是一个起点,在那之后,形式更加丰富的爱心资助还在甬城大地上延续。 2007年4月15日,杨静雅与同事赴贵州看望受助学生,看到了许多孩子,因得到宁波市民资助,正在改变命运轨迹,同时也发现当地许多学校图书奇缺的现状。回到宁波后,经多方联络沟通,一场“图书传递”行动在本报和宁波市扶贫办等单位发起下迅速成型。 5月11日至16日,仅6天时间,宁波市民捐书130.8万册、文具100万件。6月1日当天,这份厚重的儿童节礼物被送达贵州上百所小学,十多万名贵州孩子因此受益。 “每天早晨起来的时候,我看到的都是山,山挡住了我的视线,我看不远,我很想到大城市里去看看,但贫困挡住了去路。现在有了这么多书,我可以在书里看大城市了。”当时,贵州台江县番省小学501班学生张美英给宁波孩子写来这样一封感谢信。 在“图书传递”行动的助推下,此后陆续有上千个宁波家庭奔赴贵州,或看望已结对的贫困学生,或结对新的贫困学生,一个又一个回访团、助学团成行。 2009年3月末,市扶贫办和宁波媒体记者组成回访团再赴贵州,从中又发现了新问题。由于当地教育布局的调整,一些大山深处的学生上学之路越来越远,只能吃从家里带去的冷馒头。 “捐出你的一元钱,就能让贵州贫困山区的孩子吃上一顿热腾腾的午餐。”当年4月15日,晚报等媒体和市扶贫办发出倡议,启动“温暖午餐”公益行动。至那一年年底,宁波市民捐款320万元并全部汇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这些捐款让当地1.5万名苗乡侗寨孩子吃上了热腾腾的午餐。 2010年2月9日,“温暖午餐”入选央视2009温情故事,那一年的正月初七晚,白岩松为全国观众真情讲述发生在甬黔之间延续多年的爱与被爱。记者 陈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