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钢 今年,生活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被列入浙江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5月起,我市各区县(市)陆续启动,将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享受定期抚恤补助的老年优抚对象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失能老年人家庭优先列入。截至目前,全市810户生活困难老年人家庭已完成适老化改造。 11月16日《宁波日报》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加速到来,越来越多的老龄化家庭对居家养老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根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58.7%的城乡老年人认为住房存在不适老问题。其中,老年人反映最多的前三项问题分别是:没有呼叫报警设施、没有扶手、光线昏暗。 卧室安装感应小夜灯、走廊及厕所有扶手、瓷砖要做防滑处理、洗浴有坐式洗澡架、床头伸手能够得着的呼叫铃等,许多年轻人根本想象不到的适老功能,对老年人来说,却是不能或缺的重要帮手,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救命神器”。 按照民政部门的设想,适老化改造的目标与方向,就是如何让老年人能够在原有熟悉的环境中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聚焦“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五方面功能,编制“项目清单”,方便老人选择。 问题在于,现在的市场,面对需求庞大的适老化改造,基本上还是空白。既缺少建设的相关通则和标准,也很难找到能够进行适老化改造设计、施工的企业。即使零零星星有几家,也存在“一企一标”以及改造后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以至于许多人不知道该去哪里做适老改造,更有人甚至于根本不懂什么叫适老改造。这对于老龄化社会来说,实在是一个莫大的缺憾。 要让住宅适老化改造惠及更多家庭,除了民政局等主管部门积极呼吁、尽力推广外,全社会要形成敬老、爱老、助老的共识。一方面要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尽快建立行业标准,并对相关企业从税收、准入门槛等方面进行扶持和优惠;另一方面,积极培育能够进行适老化改造设计、施工的行业龙头企业,对市场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 面对老龄化社会,实施住宅适老化改造,逐渐从兜底型向普惠型转变,既是刚需,又迫在眉睫。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民生工程,方方面面都应该及时伸出援手,急老年人之所急,想老年人之所想,在不影响老人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尽快高标准地完成施工,从而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有更多的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