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 藏族男孩丁真,因偶然被拍下纯真笑容走红全网,随即成为家乡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的旅游形象大使。过去鲜为川外所知的理塘成为极具旅游吸引力的“网红”目的地,是丁真偶然火了之后的必然。 12月13日《工人日报》 天降“顶流”。因为“甜野男孩”丁真,今年2月刚刚脱贫的理塘意外出圈。还是数字更有说服力:12月3日晚,丁真和仓央书房的工作人员在快手进行了一场开箱直播。将近两个小时,吸引348万网友在线围观,点赞数远超100万,账号涨粉超过38万……一场不带货的快手直播,令关键词“我要去理塘”出现了36.2万次。更有数据显示,丁真走红后,“理塘”搜索量猛增 620%,比国庆期间翻了四倍。 诚如论者所言:在此之前,理塘或许没有预料到丁真的出现。不过,或能肯定的是,他们一直在寻找潮流与时尚的“理塘打开方式”。理塘究竟是怎样的理塘?在一场直播首秀中,我们甚至看不到它的模样;但网友们却从丁真的笑容与互动中,感受到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想象之美。这种美,是荡涤雾霾之后的纯粹;这种美,洗尽铅华之后的真实。就像网友调侃的,“一看就是没做过奥数的明亮眼睛”。因此,若说民众追捧的是丁真的容颜,莫如说,每个人内心里都住着一个“丁真”——策马扬鞭、驰骋牧场,在草地上躺一整天,看云卷云舒、看风流云散。问题是,在流量狂欢之后或者之前,更多类似理塘这样的地方,如何带着区域旅游的美好,在文旅产业发展的风口逆风而行呢? 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借网红界的东风。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不是人人都能放低姿态,在流量问题上拿出市场化的思维来抓住契机。说得更直白一点,在丁真现象上,如果没有地方部门极高效率的应激反应,理塘二字的热度可能还真未必达到眼下的高度。别忘了,就在丁真火出圈的第一时间,理塘县祭出一系列快速反应:和丁真签约、开设丁真的社交媒体账号、策划推出纪录片《丁真的世界》、快手直播引流稳流……这波操作,虽然小有争议,但从市场来说,非常成功。 真正的问题是:丁真也好、李子柒也罢,这些偶然的个例,都是不可复制的。指望各家各户都靠偶然的“顶流”来一夜暴富,这基本跟买彩票的概率差不多。因此,常态化的操作,还是流量思维。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优化国内“互联网+旅游”营商环境,以数字赋能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只要谋略得当,互联网确实能有效推动旅游业与多业态融合发展,进而实现“乘数效应”;“丁真现象”之后,各地区域旅游如果要想出圈,不应该是去模仿或山寨,而是要讲好文化故事、厘清IP的概念。在“去中心化”的今天,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地区旅游景点转身成为网红打卡地,概率越来越大,难度越来越小——关键在于地方部门的营销能力与市场智慧。 更多的“丁真”、更多的“理塘”,更多诗意与美好的风景,在摄影师的镜头下、在直播平台的屏幕间、在绿水青山的大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