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业强工作时一丝不苟。 记者 崔引 摄 |
2月24日上午的采访,不时被电话铃声打断。电话那头的声音总是很着急,电话这头的张业强总是很耐心:“你把地址发给我,我下午过来。” 一天三四十个电话,出10多趟门,对张业强来说是工作常态。他的“阿强服务热线”提供水电维修、管道疏通、房屋修补等30多项服务,在奉化区是出了名的。 名声在外,不仅是因为服务好,更是因为热线开通15年来,他坚持为老人和困难家庭提供免费服务;每年正月初一到初三,最难叫到修理工的日子,免费为有需要的居民服务。 15年如一日,张业强自觉动力来源于在武警部队的那4年。 “既然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 和往年一样,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张业强依旧是在忙碌中度过。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三,他义务为10多户居民提供电路维修、水管疏通等服务。 和往年不一样,他每干一会儿活都要停下来揉揉脚。去年9月20日,他干活时不慎从3米高处摔下,导致粉碎性骨折,躺了近4个月,时至今日仍未完全康复。 “你脚还没完全好,过年就好好休息,不要干了。”春节前,身边的朋友不止一次劝张业强。显然,他并没有把朋友的劝说放在心上。 “既然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他笑得憨厚,说得朴实,却掷地有声。 到今年为止,这份承诺,张业强已经坚持了15年。 2005年1月,他在奉化锦屏街道春晖社区成立便民服务站,承接水电维修安装、木工等服务。因为为人热心、服务细致,渐渐在居民中有了点小名气。 在服务过程中,他遇到过上了年纪或者独居的老人。“有时候只是跳闸,扳一下就能解决的事,老人却不知该怎么办。”他也遇到过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家庭,“掏出来的钱都是皱巴巴的碎钱”。 一个想法渐渐在他心里“发芽”——免费为这些有需要的人群提供服务。 2007年,他留意到一则新闻:春节期间居民家里电路断了,却叫不到上门维修的电工,只能干着急。这让他下决心开通“阿强服务热线”,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印在服务卡上。 自开通之日起,张业强给自己定了三个原则:一是每年正月初一到初三,城区居民家中有水管、下水道、电线线路报修的,上门免费修理;二是低保户、孤寡老人、残疾人家庭,常年免费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三是遇到小故障,能不收费就尽量不收费。 “要做的事情就要做到成功为止” 在位于锦屏街道的“阿强服务热线”工作点,记者留意到墙上的“特约维修人员亮相台”,包括张业强在内,共有14位提供水电、家电、煤气灶、木工、油漆等不同服务的维修人员。 “这还只是一部分。”张业强说,目前“阿强服务热线”的维修人员队伍已经壮大至40余人。 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如今红红火火的“阿强服务热线”在开通的头三年曾“无人问津”。 3年的“冷板凳”并没有让张业强放弃,反而激发了他更大的斗志,“我要做的事情就要做到成功为止”。 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加入其他公益队伍,通过当一名志愿者,在为大家提供服务的同时扩大“阿强服务热线”的影响力。 从2009年开始,他成为奉化慈善总会义工分会的一名成员,“至少每月参加一次义工活动,每年参与活动的次数在15-18次”;同时他还是一名城管义工,“每月参加一次活动”。 在一次又一次活动中,张业强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好心人,也有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他的队伍中来。“我招人,除了手艺,更看重人品。所有队员都要求做到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不多赚居民一分钱。” 随着人手的增加,“阿强服务热线”服务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有城区,也有裘村、松岙等偏远乡镇;有个人家庭,也有敬老院等组织、单位。 “这是我从部队学到的优良传统” 浙江慈善优秀义工(志愿者)奖、宁波好人、宁波优秀志愿者、宁波优秀慈善义工……在“阿强热线”工作点,墙上一整排荣誉证书和奖状格外引人注目。 这些荣誉的背后,张业强付出的不止是辛苦。 磕磕绊绊一路走到今天,究竟是什么支撑张业强?他不由自主地跟记者回忆起40年前的一段时光。 那一年,他才19岁,离开家乡奉化斯张村,当兵到了丽水云和。 每逢3月5日“学雷锋日”,他就会跟着战友为当地的老百姓服务,“我还特地学了修自行车的技能,专门给老百姓修车”。 也正因此,他在部队期间还被评为“优秀士兵”。 虽然这不过是件小事,却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老百姓看到我们部队里的人,总是很尊敬的,能为他们提供一点帮助,也很有成就感。” “当时哪有志愿服务的概念,但是部队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一直记在我心中。”张业强说。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詹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