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飞月 春天的碎花裙,底子是青的。青草的青。 青,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感觉,附带着,还有一股清新美妙的气息。没错,青就是仲春时节草木的颜色和气味。 仲春的青,毛茸茸的,像阳光下少年脸上的细绒毛。站在这青色的春天里,人体会不由自主地分泌出爱情荷尔蒙。人们表达爱的方式之一,是亲吻,狠一点儿,重啃,那其实也就是吃了。对于春之青,毫无疑问,得把它吃下去,融进身体里,才算表达出了自己的真爱。 我估摸着,青团,就是以前的某个江南人这样给琢磨出来的。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此人在野外踏青,看着眼前色香味俱全的春天,味蕾兴奋不已,便采了些野菜,准备回家吃。但又一想,寒食节将到,不得生火做饭,于是便捣汁和粉,包馅蒸之备用……多么浪漫啊,这场春之爱。青团的出现,也让江南之春越发的软糯与生动起来。 青团的青,来自青草。 江南人最常用的,是艾草。艾草可以去野外采,也可直接去菜市或集市上购买。拿到艾草后,择其嫩芽洗净,入锅煮,同时加入少量的食用碱,让它煮得更烂,同时保持艾草的色泽。艾草煮好后,捣烂,与糯米粉一起揉成面团,然后分剂包入馅料蒸熟即可。 蒸好的青团色如碧玉,清香扑鼻。咬一口,糯韧绵软,肥而不腻,就像咬了一口春天,那感觉真是好极了。 若寻不到艾草,也可用浆麦草。浆麦草,我乡人称之为燕儿麦。有人说燕儿麦是野麦的谐音,这也太没想象力了。仔细观察燕儿麦的麦粒,它们其实很像一只只站在麦秆上歇息的迷你小燕子,而且还拖着一个个长长的剪刀尾巴呢。若把麦粒的两个苞片掀起来,那它就是飞翔着的小绿燕儿了。燕儿麦的名字,其实是可爱又形象的,农人的智慧和浪漫不容小觑。 说这么多,其实是想说,燕儿麦很好认。燕儿麦小时和麦子差不多,如若燕儿麦也拿不定,那就割一把麦苗算了。 可做青团的植物,其实有多种,除艾草和浆麦草外,鼠曲草、泥糊菜也可。也有用杨桐叶的,《荆楚岁时记》曰:“寒食取杨桐叶染饭,其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道家谓之青精饭。”这种方法做出来的,是青精饭。既然可做青精饭,那它当然也可用来做青团了。青团的重点是青,青草的青,是春之清明的色彩与味道。 青团是一种冷食,可做清明时节的时令小点心,也用以祭祖。它的出现和寒食节有关。在古代,寒食节是不能生火烧饭的,为不饿肚子,人们琢磨出了这巧妙好吃的青团。 祭祖,要用好物,鸡、鱼、肉……青团名列其中,则也说明它是好吃的食物。此外,它还是春之物,能够向祖先们传达时令信息:时光匆匆又一年! 青团现在到处都有卖的。制作工厂化,馅料五花八门,但江南人还是喜欢老底子味的,干脆自己动手做。 街角卖早餐的阿花姐五十多岁了,但她说,自己记忆里最好吃的青团,依旧是母亲做的那种。可惜的是,母亲已不在人世。如今,她只能自己做了青团,在清明之前抽空回趟家,将其供于墓前。青团像一颗颗翡翠珠子,串起了一年又一年的绵长记忆。 阿花姐是江南台州人,管青团叫青餣。她做青团,是用一种叫绵青的植物,后来我查了查,发现它其实就是鼠曲草。绵青做青团和艾草是一样方法。为照顾大家的口味,她做了甜咸两种馅的,咸馅里面有猪肉、咸菜、笋、豆腐干等,甜的是红豆沙。 阿花姐说,吃第一口青团叫“尝春”。春天是什么味道呢?软软的,韧韧的,散发着青草的气息。春天里包裹的,是或咸或甜的江南生活,还有或长或短的江南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