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4月27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年 看牡丹

    □桑飞月

    我曾在古都洛阳呆过好几年,但期间从没特地去看过牡丹。总觉得艳丽华贵的牡丹与我一个穷书生之间,除了反差之外,不可能再有其他映射关系,不看也罢。

    年轻时的我就是这样,不肯仰望,也不愿低头,傲慢又怀有偏见。

    多年后,我移居江南,在一个名叫普宁的村子里,再次与牡丹狭路相逢了。据说这里的牡丹有些已近六百年,为明忠肃公于谦所手植。为此,村人对其非常宠爱,不但为它们建了园子,还年年邀请当地的艺术家、作家去为它们作画写诗。真是应了刘禹锡的那句话:花开时节动京城。

    在这里,我把牡丹仔细地看了又看,最后被折服,因为我发现这种国色天香花的背后,竟也有着那么漫长的一段平凡路。

    《神农本草经》载:“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据此可知,牡丹原也是住在山谷里的,小名叫鹿韭或鼠姑,虽弄不清它们是什么意思,但看字眼,也够接地气的了。

    牡丹,在现代人的思想意识中,它是珍稀的观赏性植物,象征着吉祥与富贵。但在古代,它和众植物一样,是野花草一种,后来人们发现它的茎叶可治疗血瘀病,于是牡丹就又被看成了一种中草药。那时的它,多生长在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山间或丘陵中。

    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增强,星探出现了,他们开始把牡丹作为观赏植物。

    牡丹的底子虽然好,但毕竟是野生的,它距人们理想的审美要求还有些差距,于是,大家就开始对牡丹进行培育。到了隋唐时期,牡丹已变得非常高雅,于是开始进入皇家园林及一些大户人家的花园。

    纵观牡丹的成长史,真够励志的。再一想,一种植物,都能从野花奋斗成国花……自己还有什么理由这样碌碌无为呢?

    荣华富贵,但凡世俗人,恐怕都是很向往的。年轻时,我对此不屑一顾,但是现在,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从远古到隋唐,这其实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花木也都在进化与修炼,有的生存及繁衍能力很强,开遍了大地,但终究也没成为花王,反倒是牡丹登上了王位。这很不容易,同时也牵扯到了一个发展方向的问题。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方向对了,我们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方向不对,即便你再努力,也抵达不了理想的彼岸。何况,人生并不长。不过,也正因为人生不长,所以很多人都想赶快实现理想,于是去试探各种捷径。但那究竟是“捷径”还是弯路呢,这很值得思考。

    回看牡丹,它的性格并无多少讨好之处,甚至有点儿高傲、倔强,还以不服从安排而出名。《事物纪原》载:“武后诏游后苑,百花俱开,牡丹独迟,遂贬于洛阳”。此事貌似传说,实则是牡丹不肯服从当时的熏花技术。这些好像会影响它的前程,结果呢?没有!

    牡丹,是一种有姿态的花儿,这是我逐渐喜欢它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发展,这是它所带给我的一点儿反思。我希望自己坚持勤奋努力,可又常常怀疑自己。于是搬来牡丹鼓励自己,人至中年,其实已经不再期盼活成牡丹了,只想靠近理想的自己。但这也不妨向它学习:脚踏实地,慢慢努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