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诈骗形式日趋纷繁复杂,稍有不慎,就容易掉入不法分子设下的陷阱。那么,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有哪些,如何预防及有效降低被骗概率成为广大消费者关切的问题。 近日,记者在兴业银行宁波分行采访时发现,以下几类骗局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 一是贷款诈骗。消费者在非正规途径申请贷款后,不法分子以缴纳工本费、保证金等虚假理由要求消费者向指定账户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林先生在某平台申请贷款后,一位自称该平台的工作人员通过QQ与林先生取得联系,称目前有20万元贷款额度可发放,但需要提前预存保证金进行"验资"。林先生按其要求在个人账户内预存了5万元“贷款保证金”,并把该银行卡号和手机上收到的验证码发给了对方。结果,这笔钱很快被不法分子转走。 二是刷单诈骗。不法分子通过QQ群、微信、短信等渠道发布兼职信息,招聘网络刷单兼职人员,承诺在购买网上商城内物品刷得消费记录后,返还本金并支付高额佣金,以此进行诈骗。 夏女士看到微信兼职群刷单赚钱的信息后,按照不法分子发来链接下载app并注册使用。之后,夏女士通过购物刷单方式获取小额返佣,并不断追加资金投入,最终其投入的本金均为不法分子骗取。 三是购物诈骗。不法分子添加对方微信、QQ好友并谈妥价格,在受害人支付货款、定金后,拉黑微信、QQ好友,实施诈骗。 徐女士在购物网站下单购买商品,不法分子获取相关信息后,慌称系统故障或订单出现问题,需要重新激活,随后通过聊天工具发送虚假激活网址,徐女士填写好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后,卡上余额不翼而飞。 宁波银保监局提醒广大市民,日常生活中要谨记以下几点:不要轻易相信各类融资信息,切勿轻信各类电话、短信、QQ、微信等形式的融资广告;不要轻易相信各类兼职信息:选择兼职要通过正规网站和途径查找,对求职单位要多方核实;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要贪图蝇头小利;遇到诈骗案件果断处理,第一时间办理银行卡挂失,修改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密码,防止损失扩大。 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周佳瑜 王翔 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