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7月2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应东建
胆大心细
不断挑战腹部微创外科领域

    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里,一说到肝胆胰微创外科应东建主任医师,同事们都对他有着相同的评价:胆大心细,敢于挑战高难手术。这位长着圆圆脸、大眼睛的外科医生有着和长相完全不同的性格。上半年他主刀完成400余台手术,其中不少是腹腔镜高难度手术。

    “很多事情,特别是新事物,开头都很难,只要你有心去做。只要下定决心,努力去做,有底气做,就能办成。”刚刚给一位因胰腺断裂而休克的病人做完手术的应东建擦着额头的汗,一字一句地对记者说。

    快、准、稳 抢回病人最后一线生机

    近日下午3点多,正在和同事会诊的应东建接到来自急诊科的电话:有一位腹部被钢板砸伤后大出血导致休克的病人刚刚送到。

    应东建在影像图像中发现,男子胰腺头部断裂,胰十二指肠破裂,肠系膜上血管破裂,造影剂从血管大量外泄。这意味着,手术必须争分夺秒,稍晚一刻就可能失去抢救机会。然而手术复杂,病人很有可能因大出血而下不了手术台。

    难度再大也不能让病人失去最后一线生机!望着眼前面色苍白的中年人,应东建心里十分清楚:一旦这个家里的“顶梁柱”没了,这个家也就散了。

    他立即安排手术,在准备阶段,他的脑子里已经将手术演练了一遍。当他打开患者腹腔时,在场所有人都心头一紧:患者腹部的积血就有足足2000ml。

    一般来说,常规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非急诊的情况下需要4至5个小时。但在当时的情形,患者根本坚持不了。

    应东建一边止血,一边抓紧时间切除已经坏死的脏器。最终,手术只用了两个半小时,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终于趋向平稳。更了不起的是,此类手术常规允许有10%的胰瘘率,但这位男子术后没有任何并发症,目前正在康复中。

    事后复盘,同事们都为应东建的“快、准、稳”点赞。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没有多年积累练就的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心理素质,他也不会随随便便将病人送上手术台。

    手术切口从20多厘米到1厘米

    成为一名好医生是应东建的理想。叔叔是村医,不管大病小病,乡里乡亲都会来找他。看着叔叔手到病除为乡亲解除病痛的厉害模样,他十分羡慕。2007年,从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他成了李惠利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师从肝胆胰外科专家李宏。

    随着腹腔镜在微创手术中的深入应用,应东建像当年的叔叔那样,为越来越多的病人找回健康。就在不久前,他刚刚为一位95岁的肝癌患者实施肝癌根治术。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基础疾病多,身体素质偏差,是否吃得消手术是最大的问题。这位老人曾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上海治疗,医生建议保守治疗。直到老人因胆结石发作送到李惠利医院,被应东建收治。

    传统的开放手术需要在腹部做20-30厘米长的切口,须离断大块肌肉和多根神经,创伤大,恢复慢,患者痛苦,且切口容易感染。而微创手术创伤小,并且在腹腔镜的放大作用下,血管及其他细小解剖观察更清楚,淋巴结清扫也更彻底。

    应东建为老人胆囊进行消炎处理后,在老人腹部打了5个小孔,最大1厘米,最小仅5毫米,在腹腔镜下完成微创手术,这类手术也体现了应东建高超的腹腔镜切除及缝合技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应东建的职业生涯中还有更为人称道的光彩一笔:2018年,他曾前往贵州省普安县进行医疗帮扶,填补了当地多项微创技术的空白,如完成了当地第一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

    从医多年,应东建坚持每天查房,节假日也不例外。“穿上这身白大褂,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心。一心一意,只为患者。”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徐晨燕 张林霞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