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留芳 退休之后,不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和我一起从故乡S市分配到甬城工作的同学,大都返回故里定居。为此,曾有人问我,为何不动这心思?我想说,我已习惯了甬城的生活。不仅自己没动心思,后来小女在S市大学毕业后,也选择在甬城谋职落户。因为这里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状态。 蜗居位于甬城西北角,外墙和楼宇看起来都很普通,但房前屋后空间大,人车又分流。沿着小区内1000多米的散步道行走,没有汽车尾气的侵袭,只有清爽的风儿和路边曼舞的绿植。许多如我这般的住户,常常喜欢在小区内漫步,一个微笑、一声“吃过啦”的问候,很快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成为可以闲聊、一起结伴行走或慢跑的近邻。而每天清晨的某个时刻,像是约定似的被清丽婉转的鸟叫声催醒,推开窗门,总有一些鸟儿在树枝与草地间忙乎,时而钻进路边的灌木丛,时而探出脑袋东叼西啄,抑或笃定地在路中央作闲庭信步状。稍有声响,则仓皇逃匿,所谓惊弓之鸟也,不禁让人莞尔。楼下一些参差不齐的乔灌木植物,四时都有花儿绽放,春有梅花、桃花、玉兰、樱花、紫云争妍斗艳;夏有石榴、合欢、金丝桃、莲花、鸡冠刺桐随风曼舞。而桂花绽放的季节,居室内外到处飘散着沁人的桂香。那些金黄色、淡黄色的米粒状花瓣,经过秋风艳阳的熏染酿造出来的清香味儿,让人迷醉。 我的朋友圈,记录着各种花儿一次次绽放的姿态,而每一次对花儿的聚焦、每一次翻看这些美图,我的心都是欢笑的。某年春节,在S市北外滩二十多层的民宿里,虽然窗外就能看到魔都标志性的建筑群,但是清晨听不到鸟叫声,住处附近也闻不到花香,还是觉得有点遗憾。 在甬城,不用费多少周折,就可以看山看水看景。譬如在一个赤日炎炎的盛夏,不愿待在家里吹空调,就可以到家门口的5A风景区——月湖公园,找个有大树、凉亭、廊桥、老宅的地方小坐。这里有波光闪烁的湖面,也有随风曼舞的杨柳;有热闹的知了在耳边鸣唱,也有游人悠哉乐哉的闲适踱步。甬城不属旅游城市,少了蜂拥而至的游客,自然也平添了几分清净和安逸,就像走进了自家的后花园,谁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境地。可以看书读报行走,也可以看景发呆闲聊;可以吹拉弹唱,也可以习武练拳;或者什么也不想,乘上一叶扁舟,感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景致。喜欢拍照的,人与景怎么拍,都是一幅幅妥妥的美图。若喜欢更清凉的去处,也可以坐上公交,直达五龙潭风景区。那里,沿途都能看到溪流与飞瀑共存,怪石与险峰相拥。水声不急不慢,不绝于耳,时而潺潺淙淙涓涓,时而轰轰作响,如雷贯耳。倾听这山间倾泻而出的水之交响曲,全身心都能得到洗涤和给养。要是想熏陶一些文化气息,可以选择去月湖公园旁边的藏书楼——天一阁看一看,也可以去精湛绝伦的古刹保国寺坐一坐…… 在甬城生活久了,我的血脉里已经流淌着汩汩的三江水。虽说乡音难改,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我与不同职业和口音的人相识和交流。好多生活琐事的处理,也如鱼得水。诊所的牙医、菜场卖海鲜的大姐、水果店的营业员、源康布店的缝纫师傅、“名剪”的理发师……都成了我的微友。只要一个信息,他们必有回复,省去了不少时间和心思,真叫做一个方便。尤为难得的是做海鲜生意的大姐,她会明确告知今天的货哪种更新鲜、哪种价廉物美。人与人相处,要的就是这份善心和诚意。 周末的时候,常常与家人、朋友一起,去城东的绿色生态长廊看向日葵、波斯菊、荷花……看花儿在风中微笑、起舞,看老人和孩子在休闲道上追逐、逗乐……有时也会拐进附近的城市图书馆和展览馆,这里总有一个去处、一则故事、一件作品、一本书籍、一种风景吸引着我。受到某种启发,我也会在图书馆的朗读亭,点击显示屏,拿起麦克风,选择一段话进行朗读:“愿你在任何时候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内心,无问西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