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大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9月29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位护士长收到很多“送不出去”的来信

它们的背后都是滚烫的生命故事

纸短情长,每一封信背后,都是关于生命的滚烫故事。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资料照片

    “最近,我收到了好多特殊的来信,却不知道该送往哪里……”宁波市第一医院血液二科护士长张莺莺近日联系记者,说自己像是“邮差”,近期收到了很多病人写来的信,希望由她代为转交。然而,她却不知道收信人在哪里。思量再三,她希望这些信能在晚报刊登。她相信,晚报的读者中,一定会有类似的收信人。

    “她是我的贵人,更是亲人”

    “十一年前因慢粒白血病,面临病危,生命已到尽头……”张莺莺给记者读起周先生来信的第一句时,思绪就被拉回了11年前。

    周先生是一名新宁波人,在宁波一家银行上班。确诊时,他才30岁。很快,慢粒白血病急变,往急性白血病发展。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骨髓移植是周先生唯一的希望。然而,孩子还小,父母年事已高,都没法捐献骨髓。这个原本幸福的小家庭,陷入了风雨飘摇。

    在周先生几乎绝望时,医生带来了一个来自中华骨髓库的好消息。“远方有一位大爱无疆的女士与我配型成功,愿意无偿捐献干细胞。从配型到体检一切都无比顺利。”

    更让周先生感动的是,通过主治医生他了解到,捐献者是一位身材娇小的公务员小姐姐,在采集分离过程中,经过两天两次才分离出移植所需要的造血干细胞。在这个过程中,对方无比坚强,没有半点怨言,全力配合。

    当天晚上6点多,这袋生命的种子抵达宁波。周先生在信里这样写道:“如今11年过去,我的身体里流淌着姐姐的血液,在我的内心,她是血脉相连的姐姐。她是我的贵人,更是亲人。这份伟大无私的爱,让我重获健康、拥有圆满幸福的家庭。没有她,我早已是一堆尘土,更没有我现在的一切。衷心祝愿,大爱无疆的姐姐,身体健康 ……”

    周先生现在已经40岁出头。康复后,他已经回到银行上班,一家人生活得和和美美。

    “我们素昧平生,您却雪中送炭”

    刘小姐在2018年9月觉得身体不舒服,最后被确诊得了白血病。这犹如晴天霹雳。她是家里的独女,没有兄弟姐妹,父母年迈且多病,也没法进行骨髓移植。

    刘小姐一边化疗,一边等待着生的希望。终于,半年后,在医生和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得以配型成功。现在,她身体恢复得不错。

    她在信中写道:“我们素昧平生,您却雪中送炭。我的生命因您而得以延续。我将永远铭记,真的万分感谢您。”

    朱女士被确诊时,孩子才几个月大。她感谢捐献者,让她可以恢复健康,更能陪着女儿长大。由于激素治疗等原因,朱女士在骨髓移植前体重达到了160斤,要找到合适的捐献者就更难了。可是,医院的医生护士、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都一直给她打气鼓劲。移植当天,朱女士激动得眼泪直流,她写道:“听说给我捐献的是一个180斤多的大哥,我很感谢。移植后到如今快两年了,身体恢复得还不错。我不知道怎么感谢,是你让我有了一个新的开始,新的人生。”

    “生命是如此玄妙……我们成全了彼此”

    张莺莺还收到了一封特殊来信,是一位捐献者手写的,这封信当时和生命的种子一起抵达。由于双盲(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中,双方互不知晓对方信息)原则,对方也不知道收信人将会是谁。

    这位捐献者在信中写道:“我们素不相识,却又紧紧联系,生命是如此的玄妙。我是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这次的移植工作,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成全了彼此。我的一位大学老师说,对我们只有两条要求:一是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二是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想,我都做到了 ……”落款是“一名普通的捐献者而已”。

    而受捐者在寄不出的回信中写道:“您的一份爱心捐献,延续了一个生命,也拯救了一个家庭。帮助之情,永世难忘。”

    在张莺莺收到的来信中,除了满满的感谢和祝福,大家说得最多的是要把爱延续下去。比如:“我也教育我的孩子们,要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关心身边需要关心的每一个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社会将变得更美好。”

    张莺莺说,到目前为止,通过该院血液科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一共有41位爱心人士,以公职人员为主,职业主要有医生、护士、公务员、警察、老师等。医院也专门为这41位爱心人士组建了一个微信群,随访他们的健康状况。大家可以放心,这41位捐献者的健康状况都非常好,都没有因为捐献造血干细胞而影响健康。记者 王颖

    通讯员 陈静娜 文/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