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如柏推着一车手杖来到社区。 |
“深感党和政府对老年同志的爱护和关怀,现在我生活安康快乐。三年多来,我用空余时间做了100多根木制手杖,送给本社区老年朋友,希望他们会喜欢。”一张A4纸,寥寥数语,却道出了91岁老伯的心意。 老伯名叫孙如柏,家住北仑大碶街道九峰山社区青山村,一桩暖心事他坚持了三年。第一年,自制20根手杖;第二年送出40根;第三年,他又来了,推着满满一车90根手杖,出现在九峰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 这一幕发生在10月11日,他委托社区将这份礼物送给辖区年事已高或行动不便的老年朋友。 “孙老师,您又来啦!”当天一早,当孙如柏推着一车手杖出现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邹凌云赶紧迎上前。最近三年,他都会在重阳节前将自制的礼物送来,数量越来越多。 这一天,时阴时雨,担心一路走来雨水会把手杖淋湿,他特意用尼龙袋进行了捆扎。 手杖歪歪扭扭,不比市面上卖的有形笔直。可他说,这样的手杖才好用。“我原来买过一根直直的,但用起来就是不顺手。我在想,是不是也有老年朋友跟我一样,找不到称心的手杖?” 这个想法,促使孙如柏开始自制手杖。 他是一名教龄32年的语文教师,拿惯了粉笔,可从未做过手工活。三年前,他在家附近的小溪边捡到一根木棍,形状、粗细等方面都适合做成手杖。回家后,用刮刀慢慢将外层表皮削掉,截取适合的长度后,用砂皮纸打磨,第一根手杖就在摸索中慢慢成型了。 这一“开工”,一发不可收拾。三年来,孙如柏到处收集各种木棍等材料。因年事已高,加上高度近视,制作一根手杖要耗费他大量时间,就像今年这90根拐杖,从年初就开始做起了。 家里人劝他,这活儿太费精力,别干了。他总说“今年做完,明年就算了”,可第二年,手杖越做越多。 疲惫肯定有,但孙如柏乐此不疲。因为送出去的手杖,大家都喜欢。 让他有点得意的是,今年的手杖还做了“升级改造”,不仅在底部垫上橡皮圈,还上了一层红漆,用起来稳当,样子也更好看。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位老教师的朴实和热诚,在青山村可是小有名气。言传身教下,更是让三个女儿知恩知孝。 三年多前,老伴过世,孙如柏一度被女儿带到身边照顾。可他难舍住了一辈子的老房子,执意要回去。“我爸爸视力很差,但熟悉老房子里的一切,东西放在哪里,闭着眼睛都能摸到。”也因此,小女儿孙晓明不再强求。 这几年,三个女儿“轮班”照料老父亲的日常生活。大女儿负责周一到周五,二女儿负责周六,小女儿负责周日。 对于孙如柏自制手杖,并坚持三年的事,孙晓明并不觉得意外。父亲一直心存感恩,“做力所能及的事”是他常挂嘴边的话。 如今,女儿们别无他求,只希望父亲身体安康,有更多的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有更多的时间让她们尽一份子女的孝道。记者 陈烨 通讯员 顾维娜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