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今锐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唆使“儿童装惨骗流量” 既失德又违法

    史洪举

    近日,短视频博主“吕先生凉山行”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一小孩站立在破旧的房屋前,说自己无父无母,实在太贫穷,只能帮邻居干活并照顾抚养妹妹弟弟。该视频很快就获得转发和点赞10万+、评论5.6万+的传播量。但美姑县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走访,揭开此事真相——视频发布者让小孩到一处破旧的闲置房前,弄脏小孩子的脸,并打灯光照在小孩脸上,让小孩诉说自己的悲惨、可怜生活。

    10月25日澎湃新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人们使用互联网习惯的养成,大多数商家开始通过网络发布广告,推销商品和服务。特别是短视频流行以来,更多人倾向于用短视频带货,甚至成为流量明星。但那些靠唆使儿童“装惨”“卖惨”来博取关注,吸引粉丝的行为,显然既有违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准则,又涉嫌违法甚至犯罪。

    悲悯之心,人皆有之,对于很多网友来说,如果在刷朋友圈、短视频、浏览网页时,看到困难地区的儿童过于贫穷,无力维持生活,往往会被视频中煽情的情节、主人公的艰辛和努力所感动。并可能在感召之下关注相关主播、视频。甚至打赏或者在购买一些产品以对这些不幸儿童表示支持。

    假如视频中所描述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倒也无可厚非。但事实真相恰恰相反,从媒体的曝光和相关部门的调查来看,这些“贫困儿童”是虚构的,视频是摆拍的。视频中的孩子及其弟弟妹妹不仅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救助,也被安排在集中安置房居住。这样一则与事实严重不符的视频,不仅抹黑了当地扶贫攻坚工作,也玷污了爱心,更“污染”了孩子,让这些儿童幼小的心灵遭遇残忍的嘲弄与戕害。

    这些唆使儿童“装惨骗流量”的行为,已经违反《网络安全法》和《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网络平台理当及时删除有关视频,屏蔽有关链接。如果视频发布者有骗取打赏行为的,则应考虑其是否构成诈骗,并视诈骗金额决定采取治安处罚措施和刑事拘留措施。值得说明的是,这些儿童完全是无辜的,唆使者和视频发布者则构成“间接正犯”,应当承担全部法律责任。监管部门势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严肃处理这种将无辜儿童“当枪使”,亵渎善心,欺骗公众的造假行为,让网络空间少些招摇撞骗和投机取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