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9月30日,孙嘉怿在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中心小学,给学生讲述她在为烈士寻亲过程中收集的烈士故事。 |
 |
今年11月27日,志愿者和小学生将修复好的汪文才烈士遗像送到烈属家中,并向烈属致敬。 |
(上接A10版) 几代人,把崇敬英烈化为爱国之情 “在为烈士寻亲的路上,我发现自己兴趣变了。”孙嘉怿说,20岁左右时,她晚上经常去泡吧,开始为烈士寻亲后,她意识到现在的好日子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爱国、爱党之情油然而生。今年6月,她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孙嘉怿觉得,自己应该努力去影响“90后”“00后”,甚至像她女儿这样的“10后”,引导他们了解英雄、崇尚英雄、热爱祖国、珍惜当下。每次有新的烈士材料要整理,她都将材料优先分给年轻志愿者;每次有志愿者为烈士修好遗像,她都组织少先队员护送遗像;每次去祭奠烈士,她都会带一群孩子同去。这样做,为的是让他们在参与中了解烈士的事迹,感受当下和平环境的来之不易。 参与为烈士寻亲、为烈属服务活动,让志愿者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参与为烈士修复遗物的宁波财经学院志愿者王宇童说:“过去,我都是在报道中了解英雄,现在,我在修复烈士遗物时跨越时空与烈士‘面对面’交流,感受到了烈士对国家的深情。” 孙嘉怿还发起“英烈故事我来讲”活动,和其他志愿者到中小学校给学生讲述烈士故事,志愿者以年轻人为主。据统计,“我为烈士来寻亲”“我为烈士修遗物”“我为烈士代祭扫”“英烈故事我来讲”四支志愿服务队共有400多人,平均年龄仅30岁。 “大家都看过动画片《那年那兔那些事》吧,那里面的兔子也说要再到三八线上浪一回,肯定是怀念战友了,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三八线边上发生的故事……”今年9月30日,孙嘉怿一大早来到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中心小学宣讲烈士故事,一开场,她的话就吸引了学生们。为了拉近与学生们的距离,她在宣讲结束时播放的《我的祖国》都是易烊千玺版的。 听完她的宣讲,该校学生谢龙在作文中写道:我觉得正是因为无数革命战士浴血奋战,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继承先烈遗志,从小树立远大理想,长大报效祖国。 今年,仅孙嘉怿个人就进学校宣讲了15场,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也纷纷到附近的学校宣讲。 孙嘉怿的女儿由于经常听孙嘉怿讲烈士故事,每次外出,一看到“烈士陵园”几个字,马上就会喊:“妈妈,烈士陵园,我们去给烈士献花吧!” 孙嘉怿还经常带着学生去看电影,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今年,她组织了多批青少年去看《长津湖》,并结合《长津湖》给大家讲述她在替烈士寻亲过程中了解的故事。 “在长津湖战役里牺牲的人中,也有我们宁波人,海曙区湖山村的汪文才就是其中之一,他牺牲时只有27岁……” 今年10月的一天,她在影院外给刚看完电影的孩子们讲故事,马上有孩子说:“我长大以后也要报效祖国,成为英雄!” 这声音让我们牢记——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 不忘来时路方能行致远! 记者 杨静雅 本文相关图片均由孙嘉怿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