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都市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立信息“防护墙”,守护市民“钱袋子”

    当下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营销电话、垃圾短信甚至诈骗电话与信息链接骚扰的经历。如何避免个人信息泄露?2021年11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除了国家层面立法,银行、运营商、房产商等企业对个人信息的正确使用,是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避免信息被泄露的重要一环。

    浙商银行宁波江东支行立足自身本职工作,建立客户信息“防火墙”,守护客户“钱袋子”。2021年,江东支行组织开展客户信息治理专项活动。客户信息治理是对留存的客户身份信息存在不完整、不真实等情况进行完善,对异常账户进行限制金融服务。面对庞大的数据量,营业部员工在做好柜面服务工作的同时,对客户进行逐个电话联系,以保证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及正确性。通过信息排查整治,规范了长期不动账户及信息异常账户的管理,防止此类账户被用于电信诈骗、洗钱等非法用途,守护了客户的“钱袋子”。

    据介绍,浙商银行内部系统建立了完善权限管理设置,根据“必要性、最小化”原则,明确查询、修改、批量导出等权限,同时有打印水印、操作痕迹、自动加密等科技手段进行强制管理。江东支行将客户身份信息保护落实到日常工作点滴,成立个人信息保护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组织检查,严肃处罚保护客户身份信息不规范行为,筑牢“防护墙”,锁住客户身份信息不泄露、不作他用。

    信息化时代,我们在使用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个人信息被泄露和利用的风险。为此,宁波银保监局提示,作为个人消费者,要做到不随意透露信息,不轻易转账,保护个人金融信息安全。

    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朱春燕 顾盈瑜 赵振炜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