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大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2月22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95后护士手术减肥,两个月瘦了30斤

是什么让“胖小护”变“美小护”?

减重前的燕燕(右)。

减重后的燕燕。受访者供图

    每逢佳节胖三斤!春节后,很多人看着体重秤上多出的体重都暗自神伤。肥胖不但影响外形,更重要的是会带来各种疾病,严重影响健康。春节过后,如何甩肉?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举行了一场新春胖友联谊会,其中青春靓丽的燕燕最受瞩目,因为她不但是医院胃肠外科中心的护士,还是一位曾经的胖友。正是看到病房里那么多严重肥胖的患者通过手术重获新生,她也下定决心做减重手术。

    从小学就开始胖的她

    工作后成了病房里的“胖小护”

    今年23岁的燕燕身高不到1.6米,最胖的时候体重接近80公斤。从小学一二年级开始,燕燕就开始胖了。她从小食量大,一家人吃饭,她是最后下桌的那一个,会主动吃完所有食物,特别爱吃主食。燕燕吃饭还特别快,家人说她吃东西感觉都不嚼,直接就咽下去了。

    和所有胖友一样,她也有反复减肥的经历。“刚上高中的时候,我不吃饭,又吃减肥药,加上军训挺累的,从将近80公斤瘦到60多公斤,那时算是我最瘦的时候了。”燕燕说,好景不长,到了高二高三,学习压力逐渐增大,在学校吃不好,回家她就喜欢吃夜宵,高考的时候,她的体重又达到了近80公斤。

    上了大学,看到室友们的体型,又在课堂上了解了肥胖的危害,燕燕下定决心再次减肥,每天跑步几公里,体重减了一些,但因为没能坚持,到毕业时压力一大,她又胖了起来。

    参加工作后,燕燕来到国科大华美医院胃肠外科工作。让她郁闷的是,因为胖,大号的护士服,她穿在身上也总是紧绷绷的。外科工作忙,每个班次燕燕都能走上1.5万步,但即使这样,她也还是没能瘦下来。

    看到病友们减重后判若两人

    燕燕下定决心手术减重

    燕燕所在的科室收治了全院需要减重手术的患者,工作中,看着一个个被肥胖折磨得疾病缠身的患者手术后脱胎换骨,燕燕开始动心了。

    “我虽然年轻,指标也有问题了,血脂和尿酸都有点高,体检还查出了脂肪肝,看到不少患者手术一年多后复诊情况都不错,我也想做手术。”燕燕说,她父母和男朋友都不嫌弃自己胖,但她自己觉得不能一直这么胖下去。

    去年12月,燕燕住进了自己所在的科室,接受了减重手术,切除了部分胃。手术一切正常,燕燕在家里休息了一段时间重返工作岗位。

    来上班的第一天,同事们都惊呆了,燕燕就像变了一个人。“手术后出院的时候我就瘦了5公斤,手术后头几个星期因为只能吃流质,体重每天都在往下掉,手术后2个月,瘦了十几公斤。”燕燕说,以前自己要穿两个X的衣服,现在L号都有点松。如今燕燕已经变身“美小护”,吃东西会细嚼慢咽,最让她开心的是再也没有人叫她“胖护士”了。分享会上,燕燕看到不少胖友手术后都瘦了二三十公斤,她也期待自己的体重继续下降,达到50公斤-55公斤的标准值。

    虽然手术减肥效果显著 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肥胖患者都适合手术?

    “减重手术有严格的指征,只有当肥胖严重威胁到健康,且其他方法都无效后才考虑减重手术。”胃肠外科中心及减重代谢外科中心主任陈平介绍,对于轻中度的肥胖人群,还是建议通过“管住嘴,迈开腿”等改变生活方式的方法,或是辅助药物、理疗等方法来减重。即使是做了手术,术后也需要饮食和生活方式的配合来巩固减重效果。

    新闻附件

    “切胃减肥手术”

    的适用和不适用人群

    “切胃减肥手术”的医学名称是“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或“腹腔镜胃旁路术”。根据《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这种手术有着明确的适应症规定,判断标准主要是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 (m)的平方,18岁以下和65岁以上人群不适宜手术。

    1.单纯肥胖患者:BMI≥37.5,建议积极手术;32.5≤BMI<37.5,推荐做手术;27.5≤BMI<32.5,如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内科治疗难以控制,且至少符合两项代谢综合征组分(如低高密度脂蛋白、高三酰甘油、高血压等)或存在并发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综合评估后可考虑手术。

    2.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仍存在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BMI≥32.5,建议积极手术;27.5≤BMI<32.5,推荐手术;25≤BMI<27.5,经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难以控制血糖,且至少符合2项代谢综合征组分,或存在合并症,慎重开展手术。

    记者 孙美星 通讯员 郑轲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