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酸检测人员在忙碌地工作。 通讯员供图 |
“受疫情影响,医护人员仍然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宁波市第一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季蕴辛告诉记者,宁波本轮本土疫情已经平稳,但大量医护人员仍在为疫情忙碌——核酸采样、检测,隔离点、治疗点工作,支援周边城市等。加上疫情的不确定性,因此医护人员普遍心理压力较大,更需要及时进行自我调整。 案例 “我很内疚,怕被说自私” “季医生,我很纠结,很苦恼。”冯护士是宁波一家社区医院的护士,她找到季蕴辛说起自己的烦恼。 冯护士说,这次宁波疫情暴发以来,自己也很想和很多同事一样去隔离点工作或参加核酸采样。但她有自己的顾虑,她长期有神经衰弱和失眠问题。一旦睡眠节律被打破,极可能会整夜失眠,第二天的状态自然很差,难以应付工作。 “大家都说疫情下医护人员很伟大,我很羞愧,自己没有去抗疫的前线。我很内疚,也担心身边的同事会觉得我太自私。我又怕去了,自己身体吃不消,不能胜任工作,反而会拖累集体。”冯护士说,她甚至觉得同事看她的眼光都有些异样。 季蕴辛安抚她,医护人员也是普通人,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抗疫前线,不用内疚自责。很多同事都去抗疫一线了,医院内部的工作也要正常开展。做好院内工作,也是为抗疫出力。适当的时候,有必要的话,也可以和部分同事说明自己的身体情况,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更多同行则向季蕴辛求助如何破解睡眠难题。“倒班增多,睡不好”“核酸采样任务是随机的,往往凌晨三四点就要出发,担心起不来,结果更睡不好”……对此,季蕴辛在介绍一些放松技巧后,也会建议适当服用帮助入睡的药物。 现象 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情绪普遍存在 季蕴辛归纳,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中常见不良情绪主要有: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睡眠障碍。 和普通人群一样,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也会担心被感染、被隔离,害怕传染给家人等。而且,医护人员除了原来的工作,还面临突发性的工作应激(核酸采样、隔离病区工作等),导致睡眠紊乱。这些都会导致心理应激水平提高,容易导致焦虑情绪。 长期的工作压力,会导致身心疲惫,工作效率下降,甚至会因此导致强烈的自责、内疚(感觉自己力不从心、拖累家人及同事),产生抑郁情绪。 睡眠障碍也比较常见。医护人员工作性质决定其睡眠长期处于不规律状态,失眠发生率高,很多人平时就依靠药物助眠。疫情期间,面临人员不足加班增多、倒班工作增加,还需要执行突发任务,这些因素都会打乱既往的生活节奏,导致睡眠障碍的发生。 建议 接纳自己的负性情绪很重要 疫情下,医护人员该如何进行自我调适呢? “首先,接纳自己的负性情绪很重要。”季蕴辛分析,疫情下,医护人员普遍被赞扬甚至被神化,使得不少医护人员无法接纳自己的负性情绪。因此,当一些医护人员不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时,会非常不安。其实,医护人员也是普通人,要接纳自己的负性情绪,不要压抑和回避。 其次,合理安排工作,尽量保证睡眠规律。疫情期间,倒班人员的睡眠紊乱很常见。在连续白班期间,尽量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白天不要过多卧床,睡前洗热水澡,听放松音乐,避免过多思考白天的工作等都有助于保持良好睡眠。她还建议,医护人员可以做一些冥想、放松训练,多听听令人放松的音乐,适当运动来帮助自己减压。 另外,要学会倾诉。压力大时,不要回避,可以向家人、同事、领导倾诉。 如果持续处于焦虑、抑郁和失眠的状态而无法自我调适,建议尽早寻求专业的帮助。今天起,市第一医院每周五下午都会面向全市医护人员开展减压活动,有需要的“大白”都可以报名参加。 记者 王颖 通讯员 陈静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