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阅读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4月28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一几一榻 架书数百卷

——从欧阳修《非非堂记》 谈宋代文人士大夫书房器物及意境

周文矩《重屏会棋图》(五代),图右为壸门榻,屏风前为插肩榫鹤膝腿榻。

    吴圣超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同年五月,任两京留守推官。次年,他在办公厅修整后,在“其西偏”构筑一堂,命名为“非非堂”,并撰写《非非堂记》,文曰:

    “权衡之平物,动则轻重差,其于静也,锱铢不失。水之鉴物,动则不能有睹,其于静也,毫发可辨。在乎人,耳司听,目司视,动则乱于聪明,其于静也,闻见必审。处身者不为外物眩晃而动,则其心静,心静则智识明,是是非非,无所施而不中。夫是是近乎谄,非非近乎讪,不幸而过,宁讪无谄。是者,君子之常,是之何加?一以观之,未若非非之为正也。

    予居洛之明年,既新厅事,有文纪于壁末。营其西偏作堂,户北向,植丛竹,辟户于其南,纳日月之光。设一几一榻,架书数百卷,朝夕居其中。以其静也,闭目澄心,览今照古,思虑无所不至焉。故其堂以非非为名云。”

    非非堂座落在新厅西边的一隅,四时花卉,修竹掩映,流水萦绕,曲径通幽;欧阳公谓堂内布置一几一榻,架书数百卷,简而精,素而雅,或有琴挂于壁上,知己者知音,文士亦以此为情怀之抒发。窗明几净,纤尘无染,了了数物,然后虚室而能生白。欧阳公文章言简意深,其生活起居亦如此。《非非堂记》中“以其静也”为要旨,静而后能安,能虑,能得,文士皆以修身为本。

    几通常为香几,其为礼器,敬天祭神,等级甚高。宋时,焚香已成为日常,净室静心。每逢中秋,小姐、夫人常设几于庭中,焚一炉香,是名拜月。欧阳公虽未道出几上所陈之物,可想而知必设香炉。欧阳公收藏研究古代碑刻铭文,青铜器皿,为北宋三大金石学家,著有《集古录》,古代名器始有传。或许此几上应是商周时期的青铜香鼎,宋画中亦屡有所见。有言:好古者情深义重,欧阳公奖掖后人的仁心与“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的胸襟,为人所敬重。王安石在《祭欧阳文忠公》一文中评价他“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

    榻有坐榻、卧榻之分,狭而长,无围栏。唐制多为壸门造型,箱体结构,至宋时,又有插肩榫鹤膝腿榻出现,也是从壸门榻演变而来。欧阳公朝夕居其中,理应为卧榻,倦时便可小憩于榻上。宋太祖曾言与南唐使者徐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闻者惊叹。卧榻之名也因此典故而为更多的世人所知晓。榻在汉时就流行于贵族官僚阶层,为尊者、长者的用具。《世说新语》有记载东汉太守陈蕃招待名士徐稚的故事,陈蕃尝于壁上挂一榻,但有徐稚来,则命人取下,请其坐榻上。礼贤下士,传为美谈,此榻应为坐榻,下榻之名由此而来。榻在宋代为主要的家具,常设在客厅正中或书房内,与屏风组合使用,可坐可卧,主人时邀贵客共坐一榻,或对弈,或宴饮。

    欧阳修作为一代文宗,解经修史,诗词文章,自成一家。其堂内架书数百卷,为学不遗余力。堂内器物甚少,惟其书多,充实学问,涵养天机,此间却是熠熠生辉。

    宋初休养生息,以俭立国,风尚绵延数十年,至仁宗时期,社会渐趋富有安稳,但隐患时现,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朝政颓靡之象,遂文人士大夫奋起振作,忧国忧民,立匡时济世之志。欧阳公所布置之非非堂,器物疏朗简要,意境幽远深沉,其精神可见一斑,为这一时代之缩影。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