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16年,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石露完成了从神经内科医生到康复科医生的完美蜕变,顺利跨界。病人的康复,可以说是生命最后的堡垒,她为守护生命的底线而竭尽全力,并打造了带有惠利特色的康复诊疗技术团队。 高位截瘫的小老板自己走着回了家 忙完上午的查房工作,石露的手机收到了一位老朋友的信息:石主任,最近天气炎热,要注意防暑,祝工作顺利。发送信息的是52岁的李先生(化名),一位已经出院半年多的患者。 生病之前,李先生是当地一位小老板,一场突发的大病导致截瘫,他的胸以下没了知觉。救护车将他送到了李惠利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病房。身上插着气管切开后插入的套管、胃管、导尿管,大小便失禁,无法说话。经评估,他的双下肢肌力为0级,是肌力最差的等级。 一辈子在商海闯荡,李先生性格十分要强。当石露问他想不想再站起来时,他用力地点了点头,喉咙里传来几声呜咽。经过全面会诊,石露最终为他制定了完整的康复计划。 首先要将气管套管拔除,完成气管封管。气管切开是当时抢救的需要,暴露的状态会影响患者进食、讲话和自身形象。石露和康复团队开始试着为李先生堵管并纠正呼吸方式,调整呼吸以激活深部呼吸肌的肌力与耐力,控制肺部感染,改善肺功能;同时辅助发声训练,为拔管后的言语治疗做准备。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最终拔管成功,肺部炎症得到控制。 第二步,拔除胃管。从吞咽功能训练到开始进食流质食物。李先生每达成一个小小的目标,石露比家人还开心。渐渐地,李先生掌握了技巧,进食不呛,每餐的份量也一点点加够,终于拔掉了胃管。 “接下来就是导尿管,这是最后一根了!”石露通过康复训练让李先生逐步恢复膀胱、直肠功能,通过制定饮水计划,再配合药物治疗和间歇性导尿,拔掉了身上的最后一根导管。 4个月间,不服输的李先生一次次累得满头大汗,却没有拉下一次康复训练。终于,他拄着助行器走着出院回家,石露一直与他保持着联系,指导、鼓励他继续康复锻炼。 心理干预、床边康复 先进理念让患者获益 几年前,李惠利医院顺应患者需求开设康复医学中心。医院领导找到当时的神经内科医生石露,希望她带领队伍把康复这块短板补齐,石露欣然应允。 康复对她来说并不陌生,神经内科病人中包括不少脑梗导致偏瘫、行动不便的患者。因此,康复也成了治疗的一部分。 科室刚组建时,石露和所有人一起坚持学习。她规定,每周一下午是全体医护的进修业务学习时间,回顾重点课程巩固基本功,同时学习前沿知识。如今,她手下的队伍越来越壮大,13位医生、19位护士和28位康复治疗师共同管理着85张床位。 “康复不只是帮助患者锻炼胳膊锻炼腿,让患者能走能动。”这句话,是石露每每面对新病人和家属都要反复解释的话。康复医学是一门独立学科,它不只包括肢体运动锻炼,还包括语言、认知、吞咽训练、心肺功能、骨关节、消化系统功能康复等诸多方面,其目的就是使功能障碍的病人功能恢复最大化,提高生存质量,延缓生存时间,尽可能回归社会。 石露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到,卒中后患者易抑郁,甚至放弃康复。于是,心理康复也成了一项主要的康复内容。整日躺在床上流泪的30岁小伙,也因此有了直面病痛的勇气,在妻子的帮助下走进康复室。 其实,需要康复的不仅仅是这些患者,神外、骨科、ICU等科室的病人都有这样的需求。石露带领医生和康复师进驻病房,尽早开展床旁康复,掌握康复黄金期。 不久前,石露收到一份礼物,一位偏瘫的书法爱好者每日坚持练字,并绘制书签送给她。“神经内科医生侧重于救命,但康复科医生更关注患者的生命质量。”在石露看来,让患者活得更好是眼下最重要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