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今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8月31日 星期三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虚假承诺“画大饼”,“甜头”后面跟陷阱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投资理财意识深入人心,不法分子察觉“商机”,据此以“天天返利”“高收益”等为借口的犯罪手段层出不穷,防不胜防。如何正确防范投资理财诈骗,成为投资者需要关心的话题。

    为更好辨别投资理财真伪,保护好投资者的钱袋子,中国银行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了解理财诈骗常见手段。在数字经济发展的现在,投资理财诈骗随之升级演变,目前常见的投资理财诈骗手段主要为:编造虚假项目,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的幌子,骗取投资者信任;承诺高额回报,往往在骗局前期,投资者都能收获远高于正规投资渠道的收益,一旦诈骗金额达一定规模,骗子便转移资金,投资者落得血本无归;家庭骗局,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利用身边人的信任,拉拢亲朋好友共同加入。

    二是强化自身防诈反诈理念。面对着不断升级的诈骗手段,投资者在辨别真伪的同时,更要牢固树立反诈意识,筑牢自身安全防线。第一日常多关注金融机构、新闻媒体等正规渠道的防诈反诈宣传,了解更多的诈骗手法,积累正确的理财投资常识,让防范意识入脑入心,提高防诈意识和反诈能力;第二不贪小利,对于送礼品进群、下载APP、登记个人信息等手段,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轻信任何投资项目、不听信熟人承诺,有不明白的地方要第一时间先向正规金融机构咨询,避免上当受骗;第三合理利用大数据手段,主动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更好识别诈骗软件与诈骗电话。

    三是守住钱袋子。在投资理财之前,要确切明了产品的风险收益,清楚知晓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做超出风险承受的投资理财,不眼红他人的高收益回报,牢记“高收益必定高风险”,做理财的主导者,而不是被动者。

    宁波银保监局提醒广大市民,不轻信所谓的高额返利、天天分红等虚假投资理财产品,不使用非正规网站、APP进行投资理财,远离投资理财诈骗。

    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陈春媛 蒋天宙 郑波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