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大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9月16日 星期五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注肾病 早诊早治 只为帮患者
保住 肾脏功能

    周芳芳

    39岁 副主任医师 宁波市第二医院

    为找到肾损害标志物

    默默付出十余年

    从医十几年,宁波市第二医院肾内科医生周芳芳把急性肾损伤的早诊早治当作自己的专业方向。

    一位45岁的男患者,体检发现肾脏血流异常,血肌酐超标。当地医院怀疑他是因为肾脏血管狭窄导致的肌酐异常,建议他做肾脏血管造影。为进一步明确病因,患者找到了周芳芳。通过仔细查阅患者的检查结果,她发现患者的球蛋白偏高,立刻建议他先不要做血管造影,因为造影剂可能对肾脏造成一定的损伤,对于可能患肾脏疾病的人来说将雪上加霜。经过后续检查,周芳芳确诊该患者患的是一种少见的IgG4相关性肾病。她的及时诊断,避免了患者在确诊前不必要的肾损害。该患者也在积极治疗下,肾功能恢复正常。

    目前,临床上针对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仍然使用上世纪50年代的技术,即用血肌酐作为诊断急性肾损伤的标志物。实际上,当患者的血肌酐出现异常时,多数患者肾脏其实已经损伤严重。周芳芳和她的导师为了找到一种比血肌酐更早出现的标志物,已经努力了十余年。在此期间,她主持和参与急性肾损伤相关课题10项。目前研究成果正在申请专利,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应用于临床,帮助更多患者。

    临床上,各种重症或大手术后的患者都可能会出现肾脏功能损伤,但当肾内科医生前去会诊的时候,能用的治疗手段并不多。能不能通过肾内科医生的早期参与和管理,最大程度预防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发生?2017年,周芳芳带着这个问题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做了一项为期10个月的课题。她发现,做过心脏大手术的患者,有三成左右会在术后出现急性肾损伤。

    于是,周芳芳在导师的指导下,与梅奥医学中心教授合作,尝试在患者接受心脏大手术前,就参与管理和照护,通过血、尿、B超等相关指标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预警肾损害高危患者;对高危患者,减少或停用有肾脏损害的药物。术后严密监测患者肾功能指标的波动,及早干预。研究发现,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心脏大手术后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从29.16% 降到11.94%。目前周芳芳把这套管理理念带到了自己医院,希望造福更多心脏手术患者。

    蔡珂丹

    39岁 副主任医师 宁波市第二医院

    紧盯肾脏的“头号杀手”

    让患者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在肾内科的患者中,最常见的就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从医十几年来,宁波市第二医院肾内科的蔡珂丹医生一直把糖尿病肾病当作自己的主攻方向。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她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都颇有心得。

    “在我们科住院的患者之中,糖尿病肾病患者占1/4左右。”蔡珂丹说,不少患者同时有糖尿病和肾病这两种疾病,要精准判断一位患者的肾病究竟是糖尿病引起的,还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这考验着医生的诊断能力,因为这两种情况的治疗方案截然不同。

    一位来自江西的60岁糖尿病患者,在当地查出尿蛋白后,一直作为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但治了好几个月尿蛋白不见减少,反而还越来越高,于是专程来到宁波求医。

    收治这位患者入院后,蔡珂丹仔细检查了他的病例资料,发现患者尿白蛋白占尿总蛋白的比例偏低,不符合糖尿病肾病的表现。她为患者做了常规检查外,还应用质谱分析等新型检测方法,最后发现患者的肾病实际上和糖尿病没有任何关联,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轻重链型肾淀粉样病变,目前这类病例在全世界仅仅报道了20多例。由于在早期就做出诊断,制定了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这位患者的部分指标已完全恢复正常,尿蛋白也明显下降。患者回老家前,蔡珂丹还和他加了微信便于以后随时咨询。

    做到了对糖尿病肾病的精准诊断,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也至关重要。两年前,蔡珂丹接诊了一位55岁糖尿病肾病患者。这位患者体重指数超过30Kg/m2,严重肥胖,尿蛋白达到3克,处于糖尿病肾病中比较晚的不可逆期。再不好好控制,很快会发展成尿毒症。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必须从“治本”着手,为此蔡珂丹在治疗肾病的同时,还积极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同时通过控制饮食、合理运动来减轻体重。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她发现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规药物,在这位患者身上效果并不明显。她随即想到了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药,这种药刚刚在国内上市,之前她参与过这种药物的国际多中心的3期临床试验,对这种药的特点非常清楚。于是,她为患者加上了这种新药。果然,患者的尿蛋白下降非常明显。治疗半年后,患者的体重减了10公斤,糖尿病缓解了,尿蛋白也降到了每天只有0.5克,两年来随访一直情况稳定。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