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近日去拿体检报告,医生戴上眼镜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抬起头来对我说:“身体很健康,各项指标都很好。” 一直盯着医生脸上微妙表情的我回过神来,似乎有点受宠若惊,不相信地问医生:“真的吗?” 医生微笑着再次点点头。 走出医院大门,我感觉浑身轻松。一阵风起,寒意袭来,我下意识地裹紧了外套。天冷了,意味着晚上跑步也更舒适了。 初次迷上跑步,大概是在三年前。 记得那时候女儿刚读四年级,学业压力很大,成绩总不见起色,我和先生因为教育上的分歧又老是拌嘴,搞得我疲惫而焦虑。一日争吵过后,我在卧室里转来转去,焦灼不堪,实在无法排解,只好穿上运动鞋,冲到小区对面的学校操场去跑一跑。 一圈,两圈,三圈……很多圈过去了,汗出了,火熄了,戾气也少了。晚风温柔,我坐在台阶上看星星,看嬉闹的学生打篮球,看大人牵着孩子散步,看远处楼层的高度,看万家灯火,想象着每一扇窗户后面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故事,悲欢离合,人生百态。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等我回到家,犹如虚脱的战士补充了足够的能量,又满血复活了。 从那以后,跑步竟然坚持了下来,一天不跑,睡前便莫名觉得少了点什么似的。其实我跑的路程并不长,两三公里足矣,但跟着跑步软件里的节奏每完成一次教程,看着手机里显示的跑步轨迹,都会有巨大的成就感,为自己的自律自豪不已。 跑步的感觉是很奇妙的。在奔跑时,我仿佛遇到了灵魂深处的另一个自己。她跟在我的身旁,陪着我,鼓励着我,渡过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穿越一片遮天蔽日的森林,眼前豁然开朗,迎来了山长水阔、风平浪静,内心充溢着平静的喜悦。 渐渐地,我的身体和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快走几步就会气喘吁吁,爱上跑步后整个人神清气爽;以前平均每个月都会感冒一次,现在周期明显拉长了。心态也有所缓和,不再动不动焦虑,确切地说跑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焦虑。这些细小的变化就如白昼里的一束阳光,从书桌移到了地板,又从地板移到了茶杯,最后打在一簇翠绿的竹子上,缓缓消失。它们看似从未出现过,却又的确照亮了我的日常。 后来因为疫情,学校不再对外开放。没了场地,跑步变得不方便了。一次偶然的散步机会,我发现小区附近新造了一个小公园,虽然不大却五脏俱全,有凉亭还有塑胶跑道。我如获至宝,每天晚饭后都去跑步,有时还拉上女儿。 公园里健身的人很多,都是附近小区的居民,跑步的人自然也多。有时狭窄的跑道容不下那么多人,会和迎面跑来的人擦肩而过甚至撞个满怀。不过没人计较这些,跑起来风驰电掣,心情是愉悦的。 宁波的天气多雨,阴雨天怎么办呢?室外自然无法跑了,我选择在家里跳绳或者转呼啦圈。运动量虽比不上跑步,但多少也算弥补了这一天缺失的锻炼量,内心甚是欣慰。 偶尔,我也会撇弃睡懒觉的习惯,早起迎着初升的太阳和清冽的晨风在小区里跑上几圈。回来洗一把脸,心平气和地坐在餐桌前。勤劳的母亲一大早起床做早餐,红薯小米粥熬好了,香香浓浓的,趁热喝上一碗,这一整天的幸福也是浓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