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军 读者诸君,看到这个标题是不是觉得我是唱歌的行家里手?如果这样想,恭喜你——大错特错啦,鄙人唱歌可谓“跑出三界外,不在五音中”。可是我却接到了一个录音的任务,这不,徐老师在微信上留言了:“歌练得怎么样了?” 实在惭愧,不知如何回复,练了几天连调也摸不着。没天赋,再练也只能是自误自乐,于是老老实实回复说:“五音不全。” 等到录制那天,驱车前往,定的是音乐馆,结果开到了音乐厅,折回,又开了半个小时才到。到门口时脑海蹦出一句话:在音乐路上,我永远是个迷路的孩子。 小时候上音乐课,唯一爱做的事就是帮老师去搬脚踏的老风琴。等到上课要唱哆啦咪,就昏昏欲睡,最多游戏似的唱一二三来滥竽充数。最后要考试,老师要求一个个唱,这下没办法,只好去唱国歌。自信满满地唱完,老师说调都跑到西伯利亚去了。 上了初中,不知什么原因迷上了周杰伦,凑钱买了个半块砖大小的录音机,买了周杰伦的盗版磁带,起床听,睡觉听,然后跟着录音带瞎哼哼,自我感觉特别好。于是夜自习无聊时情不自禁就低声哼起来,坐在前面女同学忍了几分钟后,转身递给我一张小纸条:你在唱哪国的歌! 唱不好,不自知,依然我行我素,这让周围的同学很痛苦。到了大学依然唱,于是寝室同学就送了一个外号给我:跑王(跑调大王)。 管你们怎么叫,我唱得自己开心就好。 今天居然来到音乐馆,实打实地录歌,心里惴惴不安。进到录音棚,剪辑老师一边操控设备,一边跟里面唱歌的老师说:“‘陪’字用假音,这一句声音不太稳。” 站在后面的音乐教研员又亲自示范,一听就是行家里手,不用说声音的动听婉转,单看这架势就不得了:一手举着谱子,一手在半空中打着节拍,然后身体随着律动自然摇摆着,更重要的是眉毛随着音乐起伏,嘴角的肌肉随着音乐颤抖,好像每一根汗毛都有律动……总之完全沉浸在其中。 到我了,指导老师让我唱一句,我怯怯地唱了,老师笑了笑说:“放松一点,调子低一点。”她说着又亲自示范第一个字的调定在何处,然后再让我唱。反复唱了几遍,老师无奈地说:“太累了,实在一点办法都没有。”然后走过去跟徐老师说:“要不让他朗诵吧,实在没有办法。” 我默默站在一旁看大家唱,徐老师可能觉得我尴尬,于是走过来跟我闲聊。说音乐教研员并非专科出身,凭着自己对音乐的爱好一直自学,靠着一股热爱的力量,让她走到教研员的岗位。这当然是值得敬佩的。就像那句老掉牙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赋。这句名言的后半句是:有时百分之一的天赋比汗水更重要。言外之意,对的方向比努力前进重要。就像我,唱歌就像我的身高一样,是自己的短处,无法改变,即便有浓厚的兴趣也只能自娱自乐,甚至只能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去乱唱一气,以免扰民。 正想着,认识的老师跟我说:“唉,你白跑一趟了。” 我笑着说没事,然后走到录音房,带上耳机也试着唱两句,感受一下,让同伴拍个照,留个纪念。每一份经历都自有其价值。我胡乱唱的那些歌,至少缓解了当年的寂寞与躁动;我反复听过的曲,至少带给我艺术的享受。今日的录音,也让我看见了一颗为音乐执着的心,读懂了人要努力找到自己的长处,发扬之,完善之,这样,生命的价值才得以显现。至于短处,像我唱歌一样,能补自然好,不能补就避,避无可避,那就随缘自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