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是大家每天都在接触的东西,它的材质也是多种多样,有陶瓷、玻璃、不锈钢、仿瓷、塑料等等,我们应科学地选择餐具的材质,否则长期使用会对身体带来伤害。 说说仿瓷餐具 仿瓷的主要成分是密胺树脂,密胺树脂是甲醛和三聚氰胺反应连接在一起形成的非常稳定的聚合物,不会自己再分解成甲醛和三聚氰胺。不过,这个反应往往无法达到100%的转化效率,这些没有完全反应的甲醛有可能挥发出来。 影响甲醛挥发的主要因素是两个:增塑剂的含量和使用温度。 在生产餐具的过程中,厂家为了塑形,会在密胺树脂中加入增塑剂,它是一类用于改善产品质量的小分子,使塑料制品加工时流动性更好,但同时也会使产品中游离的甲醛更容易析出,具体的量不同用料会有差别。 市场上常见的仿瓷碗具中,根据增塑剂和密胺树脂的比例不同,将用料分为A1密胺、A3密胺、A5密胺和A8密胺。 A1和A3密胺: 密胺树脂的含量较低,而增塑剂的含量较高,因此A1和A3密胺实际上并不能应用于餐具,它们有很强的毒性,而且不耐高温不耐腐蚀,在较高温度下会析出甲醛,尤其是在盛热汤时,甲醛会直接溶解进去。 毒性更强的一种劣质仿瓷餐具,是用脲醛树脂来假冒密胺树脂。这种材料在80℃就会分解释放出甲醛气体,因此在国家标准中是不允许直接接触食品的。 A5和A8密胺: 用途不同 A5密胺:不可用于仿瓷餐具,产品不耐脏,易变色、褪色。 A8密胺:可用于仿瓷餐具,外观精美,轻便保温,使用安全。 成分不同 A5密胺:成分含70%密胺树脂,另有30%成分为添加剂、淀粉类等。 A8密胺:成分为100%密胺树脂,无毒无味。 在-30℃~150℃的范围内,合格的密胺餐具释放出来的甲醛量微乎其微,对人体健康不会有影响。所以使用时要注意温度,不可拿来加热。 塑料餐具含有甲醛? 塑料餐具价格便宜、不易碎、使用方便,也是很多家庭的选择。 常见的塑料餐具、保鲜盒一般是聚丙烯材质的,也是塑料餐具中耐热性最好的,它在国标中数字为“5”,主要原料是丙烯,几乎不需要塑化剂,而甲醛并不存在于该材料中,所以受热后析出甲醛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最高受热温度: 一般来说,塑料餐具在100℃以下使用是安全可靠的,温度过高容易发生变形或析出有危害性的溶剂。另外聚丙烯是唯一一种能够适应微波炉加热的塑料餐具,但仅推荐700W下短时加热,以免温度过高。 了解塑料制品 目前常用的塑料有七类,分别存在于下列物品中,其中标有1、2、4、5的塑料制品安全性较好,在这几种塑料中甲醛是找不到的,但如果使用的方法不对,那么可能会出现其他有毒物质。 1.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 常见产品:饮料瓶、桶装水、日化用品。 注意事项:耐热至70℃易变形,使用10个月可能会释放致癌物,用一两次较为安全,不建议过度反复使用。 2.高密度聚乙烯: 常见产品:食品及药品包装和清洁、沐浴产品,如酸奶瓶、口香糖瓶、沐浴露瓶。 注意事项:不易清洗,不建议循环使用。 3.聚氯乙烯: 常见产品:塑料袋、桌垫、玩具小黄鸭、跳绳、橡皮。 注意事项:遇高温和油脂会释放有害物质,不宜接触食品。 4.低密度聚乙烯: 常见产品:保鲜膜、塑料袋,牙膏等软管包装。 注意事项:避免高温,不宜接触含油脂的食物。 5.聚丙烯: 常见产品:保鲜盒、塑料快餐盒、吸管、玩具、脸盆等。 注意事项:在100℃以下使用是安全可靠的,温度过高容易发生变形或析出有危害性的溶剂,能够适应微波炉加热,但仅推荐700W下短时加热。 6.聚苯乙烯: 常见产品:快餐盒、透明包装盒、一次性塑料餐具等、自助式托盘等。 注意事项:避免高温,否则有一类致癌物质“芳香烃”释放风险,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反复加热,更不可用于微波加热。 7.其他: 常见产品:水杯、矿泉水桶、行李箱、瑜伽垫、仿瓷餐具等。 注意事项:除共聚聚酯外,不宜接触食品。 我们应该选择 什么材质的餐具? 综上所述,在多种塑料中,最优的一种选择就是聚丙烯。但即使是聚丙烯,也应该注意使用的条件并且及时更换。 相比之下,玻璃和陶瓷虽然易碎,但是在安全性上是高于塑料、仿瓷餐具的。 如果一定要用塑料、仿瓷餐具,尤其是给小孩子使用,一定要了解相关知识,判断产品是否安全。王元卓 洪阳 复核|李南南 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调研宣传工作部副部长 二级调研员 中国科普作家(医学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