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 “您好,请问您是王先生吗?我们这里有一款产品……”“您好,您是刘女士吗?您近期有贷款需求吗?”“您好,请问您家孩子要不要参加篮球培训?”…… 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会频繁地接到各种骚扰电话,诈骗短信等?在互联网年代,我们的手机号码、家庭住址、姓名等等信息被应用于各种消费场景。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好我们个人信息的,以防泄露呢?交通银行提醒您: 一、访问正规网站。 1、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在各种购物平台中我们都需要输入地址、手机号等信息,在购物过程中要谨防钓鱼网站; 2、不随意打开陌生发送的链接,尤其是看到中奖等带有诱惑性的信息,一定要确认其真实性后再做决定,避免掉入钓鱼网站设置的陷阱。 二、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信用卡账单、快递和外卖订餐包装物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物件。在粉碎、涂改后再丢弃,以防个人信息泄露。 三、递交证照复印件需注明用途。可在含有身份信息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用于××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复印完成后要清除复印机缓存。 四、网络购物(除大件物品外)留存地址可以留存到丰巢或菜鸟驿站,姓名可填×女士、先生,确保手机号码准确即可。避免个人住址泄露。 五、免费WiFi不随意连接。消费者在公共场合尽量不连接无需验证、没有密码的无线网络。在使用公共场合的无线网络时,尽量不操作网银、手机银行及支付APP等,防止银行账户、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泄露。 六、不随意下载APP和私下向商家发来的二维码进行付款。扫码支付时一定要认真核对信息,特别是手机绑定银行卡支付的,一定要关闭免密支付。下载手机APP时,谨慎注册填写个人信息,要明晰开通权限,关闭涉及个人隐私的功能。 七、处理旧手机和电脑时应将内存信息删除。手机和电脑上一般都存有照片、聊天记录、通讯录等,还有各种投资理财和手机银行及支付类软件等,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非常危险,建议消费者在处理旧手机和电脑时将这些信息删除。 宁波银保监局提醒广大群众,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必要时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维护自身权益。 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王琴 韩庆江 郑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