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军 我家外面是范江岸路,行道树栽了青桐树。宁波市里的行道树,大多栽香樟树,还有些法国梧桐。近些年其他树种多了:无患子、栾树、白腊、三角枫、重阳木、银杏、玉兰、桂、樱。种青桐的,好像就这条路。 近来翻些古书。翻南朝宋刘敬叔的《异苑》,竟看到了一篇《青桐树》:“句章人吴平门前,忽生一株青桐树,上有谣歌之声。平恶而斫杀。平随军北征,首尾三载。死桐欻自还立于故根之上。又闻树巅空中歌曰:‘死桐今更青,吴平寻当归。适闻杀此树,已复有光辉。’平寻归,如鬼谣。” 北魏地理学家阚骃所撰《十三州志》,记述了一个历史事件:“越王句践(即勾践)之地,南至句余,其后并吴,因大城句余,章伯功以示子孙,故曰‘句章’。”这是说公元前473年,越王句践灭吴国,被周元王封爵为“伯”。为了彰显自己灭吴封伯之功以垂示子孙,句践便在句余建了一座大城,取名“句章”。句章是宁波第一座城,故址在宁波江北区慈城镇城山渡之北的王家坝村。 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后,宁波故地置鄞、鄮、句章三县,属会稽郡。句章县包括今宁波市江北区、慈溪东部、余姚东部、镇海区。到了隋代,鄞、鄮、余姚并入句章,宁波故地只有“句章”一县。因此“句章”如同“四明”一样,也成为宁波的泛称。 书中描述的南朝时宁波的这棵青桐树,非常神异:树上会有歌唱声。这个吴平不喜欢神异谲怪之事,听到树上有歌声,就把这树砍了。刘敬叔用了“斫杀”一词,其心狠如同杀人。吴平很可能是个武人,所以随军北征。其事可能还在东晋桓温三度北伐,或是刘裕两次北伐之时。武人应该不惧鬼怪,只能说他粗人一个,不解风情。树为美物,树上竟有歌声,岂不更美?可他居然讨厌这歌声,把树杀了。相比之下,这棵青桐树可要大度多了。吴平把它杀了,它并不怨恨他。在吴平沙场三载之际,树又忽然长出,而且又在唱歌,说死桐今天又重生,吴平不久就要回家乡。正好看到被砍掉的这棵树,又闪烁着绿叶的光芒。 青桐,就是我们常说的梧桐。落叶乔木,原生中国。树干高大挺直,树皮绿色光滑。叶为掌状,铺开如盖。夏季开黄绿色小花,果实成熟时分裂。种子如珠,缀于如羹匙的瓢边,可食用或榨油。梧桐生长快,木材适合制造乐器。梧桐不但是一种著名的观赏树种,更是历史悠久的嘉木灵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诗经·鄘风·定之方中》一诗,写卫国被狄人所灭又复国后,卫文公在楚丘重建城市和宫室,在宫室周围种了许多树,其中“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说椅、桐、梓、漆这四种树成材后,都是制作琴瑟的好材料。“椅桐梓漆”差别甚微,可以笼统地说都是梧桐。 梧桐制琴,是中国音乐的一个源头。“神农皇帝,削桐为琴”,这是东汉哲学家又是琴师的桓谭说的。早在《尚书·禹贡》中就有“中为琴瑟”的“峄阳孤桐”,《后汉书》中说:“蔡邕泰山行,见爨桐,闻爆声。曰:‘此良木也。’取而为琴。” 《庄子》曰:“鹓鶵发南海而飞到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竹实不食。”鹓鶵在中国传说中是鸾凤一类的鸟。自此就有凤凰“非梧桐不栖”之说。十六国时,前秦王符坚听到京城长安在传一歌谣云:“凤凰止阿房”,就在阿房城植桐数万株,等凤凰飞来。后来在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中,秦军溃败。前秦帝国最终瓦解,符坚被杀。西燕帝慕容冲攻占长安,住进了阿房城。慕容冲小名凤凰。 在中国传统的风水五行中,梧桐是十分吉利的。《管子》说:“五沃之土,其木宜桐。”《汉书·礼乐志》说:“桐生茂豫,靡有所诎。”颜师古解释说:“桐读为通,茂豫,美盛而光悦也。言草木皆通达而生,美悦光泽,各无所诎。”于是,说在房屋的西面种梧桐树,可延年,百病除。又可令子孙孝顺,口舌之灾消灭。 梧桐如此神异,历代文人更是咏赞不绝。梧桐被喻为高洁雅致的正人君子,有着利民佑民的高远志向。桐也时时“托险生危”。于是有了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任昉《述异记》记载:吴王夫差有别馆梧桐园,一名琴川,梧桐成林。古乐府云:“梧宫秋,吴王愁”。恐怕李煜的寂寞梧桐,正是从此而来。 这个在句章吴平家青桐树上唱歌的,不知是哪一路鬼神。如是青桐树化成的树鬼,应该是一位吉祥的善鬼。按古人天人感应的瑞应之说,死树复生枝叶,都是因为出现了好事。而这棵青桐复生,并无好事。也许是古来征战几人回,吴平能回家,就是一件好事了。树也就不怨恨他了。反而重新绿意盎然,让他体会生命的意义。想必吴平回到家看见这棵树,再也不会把它斫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