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工程正在加速建设中。记者 崔引 摄 |
到2022年,宁波舟山港—萧山已形成稳定的“一天两班”海铁联运服务,年箱量有望突破10万标准箱。包括海铁联运在内的多种联运业务不断拓展,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杭甬两地通过基础设施共联,以“联”携手,以“通”共赢,迈出“双城记”的第一步。 以“联”携手,以“通”共赢 企业从铁路萧山站提箱、装箱,再将装满货物的重箱“落”回铁路萧山站集结,通过图定班列(固定的日常每天开行的列车)发往宁波北仑装船。 历时几年培育,杭甬两地外贸物流海铁联运模式,越来越得到市场和企业的认可。“目前已形成‘一天两班’、100大箱的稳定联运服务,为杭州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了便利的物流通道。”萧山—宁波舟山港海铁负责人张亚文说。 接下来,浙江省海港集团还将继续深化与萧山区政府、铁路上海集团的合作,谋划推进萧山白鹿港海铁联运基础设施等物流体系建设,打造萧山国际陆港项目。 以“联”携手,是杭甬两地唱好“双城记”下的“第一步棋”。 11月30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曹娥江特大桥顺利实现合拢,标志着该桥主体部分已经完成,为项目全线贯通奠定坚实基础。 在杭甬高速复线(杭绍甬高速)的另一端,浙江交通集团杭甬复线宁波段一期项目工程处主管陈宜保介绍,宁波段一期工程“目前已完成80%的工程量”。 去年,浙江首条内河外贸集装箱精品航线开通。今年,该航线延伸至建德十里埠码头。 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开展工可(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这也是全省迄今为止最大的水运项目。 此外,杭州湾货运铁路项目也已进入规划方案研究阶段;通苏嘉甬铁路已经开工;“空铁一体”宁波西综合交通枢纽开展规划研究…… 杭州有了“出海口”,宁波有了“集散地” 没有“出海口”,一直以来都是杭州的“心头痛”,制约着杭州海运贸易的发展。 “贴隔壁”的宁波舟山港,拥有国内国际航线超过300条,业务辐射全国16个省、61个地级市,货物吞吐量连续13年居全球港口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连续4年居全球港口第三。 如何借力宁波舟山港的海运优势,打通、拓宽杭甬两地的大宗货物通道?包括海铁联运、空陆联运、海河联运在内的多种联运业务的拓展,或将扭转这种局面,将杭州打造成宁波舟山港重要的交通集散腹地。 张亚文说,通过“公转铁”、海铁联运,不仅方便外贸企业根据图定班列提前制定生产、运输计划,降低物流成本,同时有助于降低公路运输和码头作业压力,实现全省交通运输结构高标准优化,进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助力“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 “东洲—乍浦—宁波”海河联运外贸精品航线的繁荣,也将进一步推进浙北、浙西地区海河联运业务发展,弥补水域运输空白,助推杭州地方经济发展;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的“冲刺”,预示着未来有更多货物有望通过内河水运运送至宁波舟山港,发往全球。 浙江交通集团杭甬复线宁波段一期项目工程处主管陈宜保称,与现有杭甬高速相比,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项目是靠近杭州湾水域的环杭州湾高速公路,对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和宁波舟山港集疏运网络、畅通宁波对外通道、促进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石承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