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记者从市国资委了解到,鄞县大道智慧化道路正式亮相,这也是浙江首条智慧化城市道路正式诞生。 记者了解到,鄞县大道智慧化道路以智慧路灯杆为主要载体,搭载视频、雷达、环境监测等各类感知设备,打造基础设施状态、交通运行状况、气象环境等全要素、全时空的精准感知体系。同时,整合路灯杆、交通杆、监控杆等各类杆件,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治的集约发展。 此外,鄞县大道智慧化道路还将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仿真技术等新技术打造行踪无定智慧道路全要素数字模型,连接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通过虚实互功,实现城市交通仿真推演、数据驱动决策,赋能城市交通智治。 那么,智慧化城市道路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据了解,该项目通过对鄞县大桥以东至前河路段长约3.4公里照明智慧化改造,整合路灯杆、交通杆、监控杆等各类杆件, 将原有的652跟杆体整合为288根,减杆率达55.8%,综合节能40%至60% ,推行“多箱合一”“多网合一”“多头合一”的模式净化道路空间。同时,通过控制系统与智慧道路数字孪生平台结合,可实时监测路灯照明状态及电力使用数据,精确定位路灯故障点位,初判故障原因,整体提升路灯照明及维护效率。 同时,在鄞县大道锦寓路口(鄞州二院旁)建设基于全视频的停车一体化管理系统且集停车服务、充电服务、共享服务、执法取证等功能于一体的车位20余个,打造停车管理无人值守和非接触性执法样板。通过无感支付、通停通付等手段,提升市民停车体验,减少泊车巡游时间,缓解停车难题,减少交通碳排放。 此外,该项目还在宁南路至天童路段约0.7公里路段建成全息路段,通过雷视融合感知设备、高清视频综合信息采集器及智能AI球形摄像头等,以及对交通流参数和交通行为高精度检测,实现交通事件预警、违法取证、目标跟踪及轨迹重演,为道路交通管控提供数据支撑。 在最新科技运用上,该项目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建立道路基础设施全要素数字化模型,整合道路、桥梁、照明、停车等市政设施管理功能,对接交通全息管控数据,打造智慧道路综合管理系统;研究制定智慧道路设备接入标准和数据接口标准,以实现部门内数据全打通、部门间数据可共享,为设施运维、交通管控、应急调度等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撑。记者 蒋丽丽 通讯员 俞佳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