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三江月 上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2月22日 星期四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野荠菜

    □严明夫

    在老家,走过一块花木地,无意间发现地里一片碧绿,低头细看才发现原来是荠菜,株头还不小。秋天里,荠菜长这么多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注意到,忙找来小刀、篮子,蹲下身耐心地挑起荠菜来。只一会儿工夫,就挑了一大捧,足够吃一餐了。

    这么碧绿鲜嫩的荠菜怎么吃呢?我想到了荠菜炒年糕,正好家里还有几条刚买来的年糕,于是,取出荠菜倒入水槽里。荠菜不好洗,不像青菜叶光滑舒展好清洗,它那锯齿状的叶片特别会粘泥土夹杂枯草烂叶,靠水冲是去不了的,需细心地一棵棵清理。索性搬了条凳子坐着清洗,费了好大劲才清洗完毕,沥干后切碎。然后,切好年糕片、肉丝、胡萝卜丝。把肉丝放入油锅爆炒后倒入荠菜、胡萝卜丝一起炒,等半熟后把泡过开水的年糕倒入一起翻炒,中途加入盐、料酒。一会儿,荠菜的清香弥漫开来,起锅,一盆色泽鲜艳、清香扑鼻的荠菜炒年糕就闪亮登场了。迫不及待地吃上一口,顿觉鲜美无比。此时,年糕的糯软、荠菜的鲜嫩、胡萝卜的脆甜交杂在一起,真是人间美味。

    第一次食用秋日的荠菜,觉得更鲜嫩。想想也是,因为秋日的荠菜生长时间短。春天的荠菜要及时采,一不留神就长出花茎,有的很早开出了白色的小花,带花的荠菜口感显老,不鲜嫩。

    众所周知,荠菜都是在春天采挖、春天食用,荠菜和马兰是春天的标配。也许秋天时节我没去注意,抑或今年下半年天气暖和,入冬晚,利于野菜的生长,更大的可能是我的人为所致。今年开春,由于没有时间采,花木地里的荠菜就开出白色的小花,过了几天后花茎上还结出了黑色的籽。锄草时我多了个心眼,对这些结籽的荠菜“锄下留情”,故意留着它们,让它们结更多的籽。今年秋天一下子长出这么多荠菜,证明我的做法见效了,这样我可以轻而易举地挖到很多自然生长的荠菜,而且可以从秋天吃到春天。

    民间有一个俗语,荠菜春秋两头鲜,在秋天生长出来的荠菜味道是非常鲜美的。我们老家把荠菜叫地菜,常作为辅料和其他菜炒在一起,让菜增色添香,荠菜给平淡的生活增添几许活色生香。所以从孩提起,我们就对荠菜有着特殊的感情,每每一群小伙伴们结伴去打猪草,看见荠菜就另眼相看,不去践踏伤害,等到一定时候再去采,然后让母亲用它做菜、炒年糕。

    看似不起眼的小草,不但味美,而且营养丰富,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荠菜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叶绿素、维生素、蛋白质、钙、铁等,蛋白质比白菜、芹菜、韭菜等高两到三倍。它的根、花、籽均可入药,具有明目、清凉、解热、利尿作用,治痢疾、高血压、头昏目痛等症。

    吃惯了温室栽培的各种反季节的蔬菜,有时吃点野菜还是有好处的,这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