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是城市经济社会的最小单元,也是我们最熟悉的市井烟火;是一座城的马路记忆,也是许多人念念不忘的心头好。 这三年,小店店主是受疫情冲击最大的群体之一,很多店开了关,关了开,沉寂多日,又重启灶台。他们特别不容易,但都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半年前,宁波晚报甬上拍客频道和镇海区摄影家协会共同策划了“小店相册”项目,数十位摄影师,各选一家自己熟悉的小店,拍摄店里店外的不同营生、人情往来。他们不是记者,大多以熟客或亲人的身份走进小店,往往更容易听到最掏心窝子的话。 近三年,镇海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疫情。摄影师镜头下的小店实录或许会让我们看到更多人的艰辛与坚持、不懈与不屈。 樊卓婧 文 1 慧敏水果店:生活就像手里的甘蔗 摄影师 陈佩丽 这家水果店就在我们小区边上,庙前路221号,门面特别小,胜在新鲜实惠。习惯了进进出出买一点水果,看着3个小孩在店里窜来窜去玩,在店门口写作业,一点点长大。打算去拍摄的时候,我问老板娘,很久没看到大女儿了嘛,她笑说:“上大学了呀。” 算算,这家店竟然已经开了10年了。 老板娘叫慧敏,42岁,安徽阜阳人,到宁波20年了。她说刚来的时候骑三轮车摆摊,慢慢有了点积蓄,就开了家水果店。后来学会了开面包车,进货就更加方便了。 我知道慧敏的店每天晚上开到10点,去拍了以后才听她说,每天四五点就要开车去果品市场进货了。日复一日,全年无休。她说,有什么办法,有3个孩子要养呢。 慧敏是个大方爽利的人,疫情严重的时候,附近小区封闭管理,她将熟客建了个群,发一些水果信息,有人买,就打包送到小区门口。我收到后发现多了一些,她说,水果一直放着也会坏的,大家被封着都不容易,不如送一些。 她庆幸再忙也没有雇人,一个人横竖亏不到哪儿去,反正大家总是要吃水果的。自己再辛苦,也总能撑过去的。物流影响,进价都涨,特别是这几天,她得去得更早才能进到货,晚上也守得更晚,“多做一单是一单”。 有个问题一直在我心里,那天拍到最后,还是没忍住:“慧敏水果店,为什么招牌上是‘利敏’?” “以前我老公的名字,”她顿了顿,“招牌挂了10来年懒得换了。”过了好一会儿,她站起来,“女人终归还是要靠自己的,这些年好苦,好在孩子听话懂事,现在都大了,要熬出头了。”她努力抬起头睁大眼睛,但我还是看到了那泪光一闪。 我最喜欢她削甘蔗的照片,那姿势又酷又飒。生活也是这样的吧,看起来坚硬而粗糙,但一咬牙快刀下去,终能品尝到其中的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