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今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火眼金睛 识别真假洗钱

    一天中午,张阿姨正在厨房做饭时,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你是张××吧,我是某市公安局民警,你目前涉嫌一起洗钱案件。”

    一听对方是公安局民警,张阿姨心里慌张起来:“不可能吧,警察同志,我可是守法公民啊,是不是搞错了?”

    “你的身份证号是××××,没错吧,现在这个案例已经被立案调查,要对你名下的银行账户进行冻结。如果你有问题,我这边有一个同事和你对接,帮你核实情况。”

    听到对方知道自己的身份信息,张阿姨对这件事深信不疑,又担心自己银行里的钱被冻结,就赶紧和对方联系起来。对方告诉张阿姨,要证明清白就需要把钱转入“安全账户”进行验证,一旦泄露内部消息就会被判刑。六神无主的张阿姨连忙把自己的银行卡卡号和密码都告诉了对方。可是过了好几天,之前说好验证完能退回来的钱却迟迟没到账,张阿姨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这是一起典型的假“洗钱”案件的诈骗案例。日常生活中如果接到公安机关的电话,别慌。首先问清对方所属单位,以及他的姓名和工号。然后挂断电话并拨打110或96110,转接或查询该单位电话号码,核实身份。真正的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QQ和微信等社交工具办案,更不会“偷偷”告诉你在办案件属于“秘密案件”,“安全账号”更是子虚乌有,打电话一般只是进行告知,不会涉及钱财。

    那么,真正的洗钱是什么呢?

    洗钱是指将犯罪或其他非法违法行为所获得的违法收入,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转化,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

    如何从自身做起,防范洗钱活动呢?

    宁波银保监局提示:主动配合金融机构进行客户身份识别,如出示您的身份证件并如实填写身份信息;配合金融机构以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您确认身份信息;回答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合理的提问。不要租借自己的身份证件,一时的成人之美,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不要租借自己的账户;不要用自己的账户为他人提现;选择安全可靠的金融机构。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远离洗钱陷阱,共筑平安金融防线。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胡意婧 王翔 赵振炜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