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飞月 在《浙江散文精选》一书中,看到陈峰老师写木莲冻。 少时盛夏,哥哥发烧了,母亲便采来木莲为他做木莲冻。木莲冻是江浙一带的民间夏日小吃,用一种俗称木莲的果子揉制而成,为透明啫喱状,凉甜弹滑,炎热的夏天吃,会给人一种舒爽的感觉。以前常有乡下婆婆做了在村头卖,因其制作麻烦后来便很少见了。 母亲为了给哥哥退烧,下工夫做起了木莲冻。因是第一次做,疑似失了手,一舀就碎,但兄弟俩依然觉得很好吃。“小哥因为发烧连喝了两碗,据他自己说,喝完就浑身舒坦,热度真的下去了。” 看罢,立马想到了当前的网红食品——黄桃罐头。 在抵抗这场恶疫的过程中,人们除了储备药品外,还购置了一些黄桃罐头。听说哪位朋友感染了,便立马送去一些。 我社交不广,自感远离尘世,与新冠不可能有什么交集,也便没有对它投入过多关注。没曾想到,有一天我发现门口竟有两瓶黄桃罐头,不禁哑然失笑。问了问我一朋友,果然是她送的。 黄桃罐头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这当然不是因为它有什么药效,而是它和木莲冻一样,在某些时候,是一种慰藉食物。 慰藉食物,是人们给那些能帮助缓解心情、放松神经的食物所起的名字,即通过食用自己喜爱的食物,而达到心理上的一种暗示作用。很多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慰藉食物,只不过,这黄桃罐头的粉丝比较多而已,所以它火了。 罐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流行的送人礼物。因便于保存,故得到这礼物的人家,通常也只会在相对特殊的情况下才拿出来吃。什么时候最特殊最划算呢?小孩生病发烧胃口不好时。 “发烧,烧得晕晕乎乎的,母亲给打开一罐黄桃罐头,凉甜凉甜的,大快朵颐几块,再喝上两大口罐头汤,然后立马捂上被子,发汗!经过这一套流程,第二天早上基本上就能神清气爽。”东北的网友如此回忆道。 看样子,黄桃罐头有疗效,怎么回事呢? 众所周知,人感冒时容易没胃口,胃口一没有,饭就吃不下去,也就没战斗力了。而黄桃罐头,则是小孩们的心头好,其酸酸甜甜的口感很容易吊人胃口,吃下去,人就有了精神,身体机能也便随之增强,继而也便能把病毒战胜了。此外黄桃里面含有一定的维C,对退烧有着一定的辅助作用。不过,它最重要的作用是慰藉。 那为什么还非要黄桃罐头而不是雪梨或橘子罐头呢?因为“桃”同“逃”谐音,大家希望吃了黄桃罐头能从疾病那里逃脱。 关于罐头,我也有一些甜蜜的记忆,但并不是和生病有关。 小时候,家里时不时地会有亲戚送来的罐头,雪梨的,桔子的,黄桃的……想吃时,妈妈就会拿一瓶来打开。罐头盖子是铁做的,里面有道橡皮圈。印象中,它很难打开。没有合适的工具,妈妈用螺丝刀撬很久也撬不开,把我们给急得,对甜蜜的期待膨胀再膨胀。最后,盖子终于打开了,每人分上一块两块,很快就吃完了,让人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而正是这种意犹未尽,让我们想起它的好,像初恋。 长大后,对甜的食物有了新的认识,以至于在超市遇到罐头,也不想着买了,同时也感到它有些过时。然而,人一旦处于无奈之境,比如面对新冠带来的高烧与无力时,就会想起它。由此可见,对于最喜欢的事物,人经常是将其埋在心底的,而且这种喜欢是由衷的,交织着浓密的情感。情感不会骗人。情感,也永远不会过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慰藉食物,有的是木莲冻,有的是黄桃罐头……于我,则是炒青菜,无论是生菜还是红薯梗,只要是绿色的,都行。用生姜、蒜泥、红米椒炝锅,加一丁点儿酱油,炒得熟一些,就着它,再难受也能吃得下米饭。有一次感冒了,胃口差,不会做饭的先生带我去了一家高档餐厅。结果,我还是只吃得下自己点的那盘蒜泥生菜。 人的胃口在最困难的时候,需要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心头小菜。人也一样,与这个世界相处久了之后,才会知道什么是人间浮华,什么是至亲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