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 我的“超高厨艺”被同事认可,并向我竖起大拇指的是在疫情管控“加菜”的日子里。 那一年,由于疫情形势严峻,我们这一带成了管控区,人不出区,工作照旧。住在管控区外的同事回不了家,吃住都在单位里。我在管控区内有一套小住宅,生活用具一应俱全,每天还可回家休息。那些日子里,每当看到大家吃饭时的模样,我就有一种跃跃欲试表现表现的欲望,“对,露一手,给同事加加菜”,乘这个机会我要一显身手。 干菜笋蒸肉是家乡的特产,从小耳濡目染的我,偶然也烧过几次,也能受到家中“巾帼”的好评。“对,就选这个菜。”我是胸有成竹,既高兴又得意。 那天下班后,我特地去了趟超市,精心挑选了五花肉,采购了一大堆佐料。回到家后,从冰箱里拿出老家送来的干菜笋,五花肉切成薄片,按照一层干菜笋一层五花肉,外加两勺白糖的做法,满满地装了一大碗,放入高压锅内隔水蒸煮。烂熟后,取出放入铁锅里再回炒一会。呵,干菜笋和五花肉,已完全融化在一起了,油晃晃,香喷喷,真是一道正宗的“私房菜”。看看旁边还有几个西红柿,西红柿炒鸡蛋太普通了,我灵机一动,烧成了西红柿炒榨菜。接着,动手把两个菜盛进了两个大玻璃盒里。 中餐时,我来到大办公室,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两个菜,直接到微波炉里热了5分钟,拿出后打开盖,几位同事直呼“香,太香了!”纷纷向我竖起了大拇指,“没想到你会烧菜,还烧得这么好!”赞美声不绝于耳。 “这只是给你们加点菜,大家品尝品尝。”我故作谦虚地说着,把饭盒放在桌子上。大家都围了上来,你一筷我一汤匙地吃上了…… 晚上,我还在加班,在厂里就寝的同事吃过晚餐后,把洗得干干净净的饭盒交还给我,并再三表示感谢。我是大跌眼镜,本想这两大碗是“加菜”而非“主菜”,加上天气寒冷办公室又有冰箱便于保鲜,省着点吃少说也能支撑到明天,甚至是后天,谁知两顿就吃得精光。 看到大家对我的“加菜”如此欢迎,下班后我又到超市挑选了块精肉和两袋香糟卤,选了些新鲜蔬菜。晚上,精肉白煮切成片后,浸在糟卤里,做成糟卤肉。蔬菜洗好后,晾着,次日一早炒好后,连同糟卤肉一起带到单位。就餐时又是一阵“欢呼”,我的“加菜”又成了“抢手货”。 上班空闲时,我煞有介事地征求“加菜”的意见,几个同事高度评价并一再感谢,然后,婉言提出还是“干菜笋蒸肉”这道“加菜”最好吃最下饭。我是虚心接受,马上就办,又忙着奔超市,在家收集干菜笋。 除了“干菜笋蒸肉”,总得还要拿出其他受欢迎的“加菜”,正当我绞尽脑汁黔驴技穷时,喜讯传来,疫情管控解除,随即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 接下来的日子里,周围的同事还念念不忘我的“加菜”,经常向我竖起大拇指。但我没有飘飘然,因为我知道,不是我的厨艺高,而是在那个特定的环境里,我的“加菜”比较适合当时一日三餐在食堂就餐而想换换口味的同事,所以特别受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