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今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3月27日 星期一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树立正确消费观,远离非法校园贷

    大学生小王今年大一,平时生活费也足够用,但最近他有个烦恼——看上了最新款手机,可惜父母只是工薪阶层,生活费不能支持他马上买到这个手机。看着同学们陆续换了新手机,小王心里好羡慕。

    有一天,小王看到朋友圈的贷款小广告:“低利息”“零门槛”“快速放款”。小王立马心动了,按照网络上的步骤上传了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果然申请的1万元马上打入了卡中,小王如愿以偿买到了新手机。

    等收到还款短信时,小王一看大吃一惊,这金额怎么不对,不是说好的低利息吗?生活费支付完基本开销后,本来就没有多少结余了。小王起初还能勉强维持生活,奈何利息越滚越多,渐渐无法承受。放贷公司还发送不堪入目的文字来恐吓小王,并且威胁他要在学校里贴大字报。小王无奈告诉了父母,父母带着他赶紧报警求助。

    小王同学这是一不小心掉进了非法校园贷的陷阱:骗子打着低利息、零门槛的幌子进行引诱,但其实是在偷换概念。贷款办理完成后,利息被换成了所谓的手续费、违约金、迟延履约金、罚息等,各项费用加在一起,甚至高达银行同期利率的数十倍。

    非法校园贷的危害极大。首先,具有高利贷性质,所谓的“低利息”并不可信,只是营销把戏,学生容易“上当受骗”;非法校园贷放款门槛低、额度小,后期通过收取高额手续费、违约金、迟延履约金、罚息等手段,利滚利,翻倍速度极快,让借款人不堪重负。此外,放贷人可能采用骚扰、恐吓、威胁甚至暴力等手段催收欠款。

    鄞州银行温馨提醒在校学生应以学业为重、理智消费,切忌铺张浪费、盲目攀比,自觉远离非法校园贷。如果有贷款需求,一定要与家长商量,可选择正规的银行机构办理贷款,并仔细阅读贷款合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提醒广大学生要加强自己的法律知识,时刻绷紧保护个人信息这根弦,如果不小心身陷非法校园贷的陷阱,一定要及时跟父母沟通,并保留好转账的各种凭证。

    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葛喆骊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