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月红为赵大姐上门服务。 |
近日,家住江北区的赵大姐刚从外地某精神卫生中心出院,本该为病情稳定、顺利归家感到高兴,可她们一家人却一直愁眉苦脸。原来,出院后,医院配的长效针剂,他们找不到打针的场所和人员。幸好,市精卫办-社区-医院三方联动,通过居家护理为赵大姐解了燃眉之急。 赵大姐从外地回来后,由于遗失了医嘱和肌注证,需使用的药物剂量等信息缺失,所在地的社区医院又没有为精神疾病患者肌注长效针剂的经验,眼看规定肌注的截止日期越来越近,赵大姐一家愁坏了,就怕没有及时用药,影响刚稳定的病情。 通过精神疾病防治网络,社区精防医生将赵大姐的情况反馈给江北精卫办,江北精卫办又与宁波市康宁医院公共卫生部(宁波市精卫办)联系,公共卫生部医生立即与医院护理部人员对接,随后,护理部人员根据赵大姐的情况向她推荐了肌肉注射的居家护理服务项目。 通过扫描推荐的宁波市康宁医院居家护理护士刘月红的二维码名片,赵大姐一家在“浙里护理”平台直接下单,预约了肌肉注射居家护理服务项目。 很快,刘月红护士就根据约定时间来到了赵大姐家进行护理服务,为了保障治疗护理措施顺利进行,社区一名护士也一同前往。刘月红为赵大姐进行了长效针剂的规范注射,过程顺利。 燃眉之急得到解决,赵大姐一家总算可以放心了。赵大姐开心地表示,她是第一次享受这样的上门专属服务,很方便也很贴心。 据宁波市康宁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负责人王苗妙介绍,此次精卫办-社区-医院三方联动,通过居家护理服务项目,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助力的事例还是全市首次。“这也为我们今后完善重性精神疾病综合管理体系,实施特色化护理服务提供了新思路。” 王苗妙表示,互联网护理服务在我市已实行多年,相比于综合医院,像他们这样的精神专科医院收到的居家护理需求很少,“所以近年来,我们也在努力结合专科特色,来促进我们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惠及更多患者。” 记者了解到,除了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静脉采血(成人)、更换引流袋等一般护理项目,接下来,宁波市康宁医院还将推出孤独症患儿康复训练、孤独谱系障碍儿童评估、老年人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评估、失智老人认知功能训练、失智老人家庭环境安全评估及改造5个特殊护理项目。 “我们希望从‘一老一小’开始,逐步扩展我们的居家护理服务项目,为越来越多有需求的患者排忧解难。”王苗妙说。 【新闻链接】 长效针剂是指把足够剂量的缓释药物注射到身体中,通过缓慢的释放,让药物持续的产生治疗的效果,起到控制精神疾病症状的作用。宁波市自2018年开始实施长效针剂方案,起到了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及降低肇事肇祸发生率的重要作用。出院后,患者可联系所在地社区医院或精卫办,经评估,符合条件的人员可免费打长效针剂。 记者 吴正彬 通讯员 徐芷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