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三江月 上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4月19日 星期三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闹的院子

    □周波

    老家有个院子,是院内居民的“众家道地”。虽然不大,但在人口稠密、惜土如金的小城里,是块稀见的“宝地”。三十多年过去了,那欢闹的场面、热心的邻居、嬉戏的趣事……还屡屡钻入我的梦里。

    院子像一个操场,四周摆放着几口露天水缸,地面是用石板铺成的,过去是大户人家的住宅。后来,陆陆续续搬进了七八户人家,还有一大群叽叽喳喳的孩子。在那个没有电视电脑也不用学钢琴奥数的年代,院子就是我们小孩的最爱,也是我们的“天然舞台”。

    冬天,我们早早地放学回家,各自搬来桌椅到院子,一面享受着阳光的滋润,一面做着家庭作业。不到半小时,作业做完了,开始在院子里玩起了各种各样的游戏。那院子里一排排竹三脚架和架上的竹竿,还有竹竿上晒着的被子毛毯等,成了我们捉迷藏的天然屏障,你藏我找,钻来窜去,玩得不亦乐乎。要是一不小心,弄脏或碰翻了三脚架,大人也不会责怪,只是七手八脚地扶起倒地的三脚架、竹竿和被子毛毯,拿湿毛巾擦掉我们弄脏的地方搭在竹竿上接着晒。

    最难忘的是夏天夜晚。当太阳慢慢西下时,刚下班的男主人们先行动起来,用铅桶打来井水,洒在院子的石板地上,驱散曝晒一天后的热气。然后,各家各户互相招呼着,手拿肩扛,搬出桌子椅子,在自己圈定的领地里一一摆好。接着,经过精心准备的七大碗八大碟就上来了,你可别小看了这一桌菜,它是家里的一个门面。你瞧,院子里七八桌一字排开,四五个人围坐在自家饭桌喝酒吃饭,七嘴八舌,好不热闹。总有几位主妇找借口,抵近侦察人家桌上的“下饭”,嘴里说着:你家的“下饭”比我家好多了。心里却是盘算着明天放点“血”,买几样如肉啊、鱼啊之类的荤菜,好在这里显摆显摆。此时,也是我们小孩最开心的时候,吃着吃着,突然一骨碌地下了椅子,窜到邻家饭桌,津津有味地吃着人家的菜,还天真无邪、口无遮拦地评头论足,常常惹得大人们哄笑不已。

    “晒霉”的日子,是院子里最热闹的时光。各家各户不但把要晒的书籍、棉袄和毛衣等放在日光下晒晒,更是把陪嫁的嫁妆从压箱底里寻找出晒在院子的醒目处,以吸引众人的眼球。满满一院子的“私家财产”,品种众多,像个小型展览会。有个我们都叫她“二姆妈”的,可能娘家是个“大户人家”,晒出的陪嫁衣料中有带毛的皮夹克,还有漆黑漆黑的毛呢大衣,一看就是个好东西。而“二姆妈”也特热心,不厌其烦地“直播”这些“稀罕物”的贵重之处及来源,滔滔不绝,手舞足蹈,院子里都是她的欢声笑语。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院子里谁家有了难处,不用讲大家都能看出来,于是有主意的出主意,有门路的找门路,都当成自家的事。哪家的大人工作忙来不及做饭,他家的小孩都会被邻居领走,填饱肚子后蹦跳着去上学。有人考上大学,那是全院子人的自豪,全院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后来,这一带老房子拆迁,院子也被高楼“挤”没了。如今,当我拘束在楼房里,欣赏着大屏幕高清电视里的精彩情节,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心里总觉得有些孤独,总觉得缺少一些生气勃勃的东西。也许这个时候,我在想念那逝去的时光,想念经常出现在我梦里那“热闹”的院子。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